见义勇为需要典型与榜样正能量
作者:王桂江 稿源:时评界 编辑:时小川
早晨的上学路上,目睹陌生男子抱着学妹往小车上强拖,她怒斥并报警,最终女孩获救,嫌疑人被警方抓获。8日,高考结束后,长江日报记者第一时间连线湖北省 浠水一中毕业生钱铣及其班主任、父亲。回忆起上月见义勇为的情形,钱铣认为,人都应该有一些正义感。高考前,钱铣已被当地授予 “见义勇为先进”荣誉称 号。(6月10日长江日报)
一个高三的学生,在面对突发状况时能够冷静沉着的应对,最终使学妹得到了解救,在为小姑娘的机智点赞的同时,我们也需要反思,见义勇为如何显得如此稀缺?
正如小姑娘讲的,“人都应该有一些正义感。”然而,现实带给我们的困扰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扶不起的老人帮不完的困难,正义感被别有用心的人贴上了道德的标签,戴上了道德的帽子,这也加剧了正义感的难以承受之重。当生活中的正义感被道德绑架,小姑娘的见义勇为显得尤为显眼,原来在孩子眼中,社会还是那么美。网友对此事的评价很高,既说明了大众对良知、正义的期盼,也说明了其匮乏之重。
社会对于正义感的憧憬,并不能够说明大众在面对突发状况时能够挺身而出,这源于相关道德约束、法律制度的不健全与缺失,失信成本太低导致的挺身者承担不起社会的压力。但是,当所有的与道德相关的内容都被纳入了法律的范畴,将会在无形之中加重社会的运行成本,惊动当事人、警察、证人、网友、媒体等才可以还原真相的过程,我们不愿意看到也不愿意经历。而法只能完成对恶的惩戒,却不能体现对善的推举,当道德与法律需要捆绑的时候也说明,社会需要正能量的补充,需要有担当的人站出来。
小姑娘做的很好,至少让我看到新一代年轻人的担当,也看到了法律常识在生活中普及的进步。小姑娘的见义勇为不是一时冲动,而是在综合判定后采取的行动,同时围观者也给予了莫大的支持。但是,不是所有的见义勇为都能如小姑娘一般幸运,我们需要用正能量的信息唤醒社会的正义感,用担当的精神妥善处理生活的每件事,每一个源于良知的善良举动,都可以称之为见义勇为。
凡本网注明“来源:时评界”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作者和时评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时评界”。纸媒使用稿子,须告知本网站,由本网站提供作者联系方式,由纸媒支付稿酬。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时评界)”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方式:电话: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时评界暂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网均视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项声明。
·高连奎:一战国际秩序大博弈 (2014-03-19)
·前三十年看王石柳传志 后三十年看李河君李书福 (2014-01-07)
·高连奎:亚当斯密对中国的批判不靠谱 (2013-12-23)
·“不能让金钱主导一切”——桑德尔旋风的中国意义 (2013-12-14)
·自发秩序,还是社会契约? (2013-12-03)
欧洲杯:四年一度的精神盛宴
郭喜林:为啥武汉父母相亲会场面火爆?
袁文良:莫让“谢师宴”变了味
张申亮:孩子,高考不是唯一的路
李兆清:逐梦高考,有梦想就有未来
教你从几个细节看城市到底是几线
曲征:高考来临,广场舞能否歇几天?
熊传东:我们的子孙拿什么野去?
李忠卿:身份证号能否以“不变”应万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