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娜:干部学位论文抄袭 是谁在开“绿灯”?
作者:张娜 稿源:时评界 编辑:洪小兵
日前,安徽大学历史系历史文献专业2007届硕士研究生刘英慧、魏峰的学位论文被爆涉嫌大面积抄袭,且两人毕业时还是同事关系,共同就职于青岛广播电视大学,刘英慧现任青岛电视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23日,青岛广播电视大学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称,目前针对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刘英慧论文抄袭事件已作出处理,通报批评并责令其退回读研期间的补助。(2016-03-24 齐鲁晚报)
说起论文抄袭,大家都不陌生。尤其是对于一些在职的领导干部,其硕士、博士论文更是借助于他人之手,完全成为了自己镀金的手段。日前,安徽大学曝光了一起硕士论文抄袭事件,抄袭的两人当时竟然为同事关系,真不知道当初的论文答辩是如何通过的?到底是谁在为他们一路开“绿灯”?
我国高校为防止学生抄袭或者重复研究,已经在研究生做学位论文时建立了学术查新制度,但这起抄袭事件又如何会发生?无疑是有人在为其“开绿灯”。众所周知,一篇论文的撰写,从最初的选题、构思、起草、到撰写、修改再到最终的完成,都需要导师的把关。而这两位领导的论文从撰写到答辩,都离不开指导教师的“指导”。否则如此大面积的抄袭,怎会逃得过老师的“法眼”?如此装聋作哑,怎能没有“猫腻”?
学术论文的价值,不只是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其质量的高低对所研究的领域更具有相应的推动作用。但是如今,论文造假的事件屡屡被爆,尤其是一些领导干部的学术论文,更是频频传出“造假门”,实在让人心寒。学术的研究应该是纯粹的,教育的“圣土”岂容个别人德行有亏而被“污染”?领导干部们在学习上尚且存在如此不诚信的行为,那么在工作中就能避免吗?所以,打击论文造假,尤其重要!
当然,打击学术造假,不能成为“事后诸葛”,等到曝光后再去指责,为时已晚。所以,笔者认为,除了要提高技术手段辨别论文造假外,还需要完善导师制和学术评价体系,要让导师用自己的教育声誉和学术声誉保障学生培养质量,引导学生追求学术理想,形成学术诚信与尊严意识。
凡本网注明“来源:时评界”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作者和时评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时评界”。纸媒使用稿子,须告知本网站,由本网站提供作者联系方式,由纸媒支付稿酬。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时评界)”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方式:电话: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时评界暂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网均视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项声明。
·高连奎:一战国际秩序大博弈 (2014-03-19)
·前三十年看王石柳传志 后三十年看李河君李书福 (2014-01-07)
·高连奎:亚当斯密对中国的批判不靠谱 (2013-12-23)
·“不能让金钱主导一切”——桑德尔旋风的中国意义 (2013-12-14)
·自发秩序,还是社会契约? (2013-12-03)
李强:“自学直考”这条路应由学驾者自己选择
90后美女怎么会被42岁“暖男”蒙骗?
“长时间无法联系”的住建局长究竟在干吗
周歌:“交通违法挂钩个人信用”,可否?
徐云鹏:拿什么拯救你,中国地名?
于治国:“工匠精神”的践行者值得点赞
王传言:“只生不养”是无奈的次优选择
何勇:“天价复号费”,这个真可以有!
朱波:一个朝气蓬勃的中国 令世人刮目惊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