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六合:当“垃圾嗅辨员”成为361行
作者:李六合 稿源:时评界 编辑:时小川
“闻臭”居然也是一种职业。最近,笔者首次见到北京市环境卫生监测站的嗅辨员,在这里他们更习惯将自己简单称为“闻臭师”。他们每天都要通过闻臭,分析“恶臭”污染程度,来判断垃圾场的排放是否达标。目前,整个北京拿到嗅辨资格审核的一共有约300名嗅辨员。(人民网9月16日)
看了这个报道,“垃圾嗅辨员”成为361行的一种职业,300名嗅辨员做好“内外兼修”功课的献身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更给予我们有益的启示。
顾名思义,“垃圾嗅辨员” 每天都要通过闻臭,分析“恶臭”污染程度,来判断垃圾场的排放是否达标,从而依法保护好城市的生态环境。现在城市不分大小,市民不分男女老少每天都在产生垃圾,固然依靠科学检测仪器设备进行检测监控,但其效率不但是非常有限的,而且会使大量会挥发性污染物质得不到及时检测而蒙混过关。那样,就会给市民的生态环境造成许多安全隐患。当绝大多数市民拥有鲜花和绿草的生态环境时,那些坚守在环境保护工作岗位上的“垃圾嗅辨员”,却用自己的鼻子去分辨各种垃圾的臭味,高效识别出哪些垃圾不符合国家排放标准,确保对人体有害的超标排放垃圾及时得到发现,并依法实施监控和进行无害化处理。
可见“垃圾嗅辨员” 做好“内外兼修”功课。“内”就是他们能“内化于心”,在心理上构筑“社会只有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的理念,不嫌弃自己的这样的特殊工作岗位,默默无闻的坚守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为了保持嗅觉正常,他们禁烟酒,上岗前素颜无香,保持心情舒畅。他们那种臭了自己,香了别人的辛勤劳动,崇高而敬业的职业操守,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和敬佩。他们的工作应当得到广大市民的理解与支持。“外”就是“外化于行”,解决好了每天如何做好这份特殊的工作。甘愿牺牲自己,为换取大多数人拥有生态文明环境而努力工作。
在就业形势不太乐观的今天,有不少人在挑肥拣瘦,频繁跳槽,或者根本不愿意从事脏乱差的特殊劳动,“垃圾嗅辨员”给了这些人有益的启示,工作不分高低贵贱,只要对社会有益的工作,都要默默无闻的坚守,这样的劳动不仅是体面的,而且是有尊严的。
凡本网注明“来源:时评界”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作者和时评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时评界”。纸媒使用稿子,须告知本网站,由本网站提供作者联系方式,由纸媒支付稿酬。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时评界)”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方式:电话: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时评界暂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网均视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项声明。
·高连奎:一战国际秩序大博弈 (2014-03-19)
·前三十年看王石柳传志 后三十年看李河君李书福 (2014-01-07)
·高连奎:亚当斯密对中国的批判不靠谱 (2013-12-23)
·“不能让金钱主导一切”——桑德尔旋风的中国意义 (2013-12-14)
·自发秩序,还是社会契约? (2013-12-03)
郭喜林:多车同挂K88888车牌是特权在作怪
于浩滢:时时拂拭“九一八事变”这面镜子
李忠卿:防伪标识被仿冒是监管之耻
王红峰:“文明旅游银行” 让正能量传播得更
李六合:中秋夜天宫二号升空自豪加浪漫
郭喜林:118人长寿村值得更多村庄学习
李光利:学古人,给中秋添点文化味儿
李兆清:中秋慰问好人,彰显文明风尚
李强:为骨肉团圆,这个DNA但验无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