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军:“段子式”课堂切莫走入娱乐化误区
作者:王军 稿源:时评界 编辑:洪小兵
如今的大学校园里,越来越多的95后开始青睐风趣幽默的老师,这些老师在传统授课的基础上,用“段子”和多样的互动形式赢得了“抬头率”。然而,这种“段子式”课堂和教学方式也受到了一些师生的质疑和争论。有人认为“段子”只能短暂拉回注意力,一些网友还担心“低俗”的段子会影响实际授课质量,让学生“丢西瓜捡芝麻”,听个热闹,得不偿失。(中国青年报)
其实,随着“95后”大学生进入大学校园,关于“怎样的大学课堂才能吸引学生”也是一直困扰老师的难题。大学课堂是“低头族”的重灾区,为了换取“抬头率”,老师们绞尽脑汁;同时,95后深受“泛娱乐化”的大众思潮影响,老师力求跟上学生的脚步,“段子式”课堂也就应运而生。不可否认,“段子式”课堂打破了以前老师唱“独角戏”的授课方式,增加了与学生的良性互动,相对于传统课堂来说,是与时俱进的创新求变,但“段子”植入也要讲究个“手法”跟“火候”,否则,一不小心就会陷入“娱乐化”误区。
“段子”植入不当,只有“笑果”而没“效果”。有的95后对爱讲段子的老师并不买账,部分学生认为:如果刻意找些95后爱听的段子和流行语‘植入’一下”来“博眼球”,效果反而会很“冷”,在教师看来对课堂气氛有帮助的“料”,可能学生“不太感冒”。可见,“段子”植入“巧”才能叫座。有些教师无视所讲课程的教学规律和特点,忽视教学内容,过分追求授课方式的多样化,煞费心机的迎合学生的“娱乐”心理,反而滋生了“媚俗”意识。教师在教学中如果能够知己知彼、因材施教,巧妙的把“段子”与知识有机融合,在欢声笑语的课堂上嵌入专业知识,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段子”用料过猛反而过犹不及。前不久,重庆某大学一位被称为“段子手”老师短短5分钟的毕业致辞“全程高能”,涵盖了时下许多被95后频频使用的网络热词,然而,不少网友在微博评论中指责这位老师在重要的场合中“言辞粗鄙、有失分寸”。很多老师都有自己的幽默方式,但有时火候过猛,反而惹人反感,并不是所有话题和场合都适合幽默,更不要拿“低俗”当有趣,否则得不偿失。
“加料”本是为了调动学生积极性、活跃气氛,但在某些老师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却走向了另一个极端。部分年轻教师之间还流传着一句诀窍:“60%的时间讲知识,30%的时间讲“段子”,还有10%的时间讲‘高级知识’。”太注重“打鸡血”、“讲段子”,整堂课就像在讲“单口相声”,反而舍本求末,削弱了老师的主导作用,占去了大量的课堂时间,表面上看课堂活跃、笑声连连, 实际上并没有实施有效教学。
如果“手法”和“火候”都拿捏的好,“段子式”课堂可以充分调动活跃气氛,发挥更大化的教学效果,师生双方在欢乐中相互交流、相互沟通,彼此分享经验与知识,交流情感与观念,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不然,“段子式”课堂也只能落个“娱乐化”的噱头。
凡本网注明“来源:时评界”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作者和时评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时评界”。纸媒使用稿子,须告知本网站,由本网站提供作者联系方式,由纸媒支付稿酬。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时评界)”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方式:电话: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时评界暂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网均视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项声明。
·高连奎:一战国际秩序大博弈 (2014-03-19)
·前三十年看王石柳传志 后三十年看李河君李书福 (2014-01-07)
·高连奎:亚当斯密对中国的批判不靠谱 (2013-12-23)
·“不能让金钱主导一切”——桑德尔旋风的中国意义 (2013-12-14)
·自发秩序,还是社会契约? (2013-12-03)
曲征:作业绑架家长,老师的胆量哪里来?
苗凤军:文章很美罚学生抄二十遍这是啥理由 ?
李忠卿:约束不文明闹婚不发文咋整?
曲征:用“防出轨”软件,搬石头砸自己脚
X光安检仪滥用,环保部门喝大茶去了吗?
醉江南:用诗歌盛会拉起一面文明与发展之帆
程振伟:从“巨星”回归“演员”是给娱乐圈挤
侯文学:办事请客送礼“风俗”须整治
徐云鹏:虐待被看护老人获刑具有警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