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楠之:研究生自杀呼唤完善师生关系调节制度
作者:张楠之 稿源:时评界 编辑:洪小兵
3月26日,武汉某高校硕士研究生陶某从宿舍楼坠楼身亡。陶某家属晒出陶某与其导师王某的社交软件聊天记录,指称王某应对陶某的自杀负责。王某发表声明对此予以否认。该校宣传部表示,自杀事件发生后,学校高度重视,立即成立专班调查和处置相关事宜。
从陶某与其导师王某的社交软件聊天记录来看,其在跟随自己导师学习研究过程中,身心都受到了一定的打击和压制,精神备感压抑——至少陶某自己是这么认为的——这些与他的自杀不能说毫无关系。
有人或许会说,世上的路万千条,导师也不是只能选他一个,干嘛非得在一棵树上吊死呢?这种话有道理,但是,放到现实生活中,等于是句毫无用处的废话,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每个人作出某种选择,都会有自己的考量,有些环境,即使很恶劣,一旦深陷其中,无论是精神上还是身体上,想要抽身出来,往往很难。所以,我们才会看到,自杀前的这位陶姓研究生,一直陷在各种纠结和痛苦之中。
当然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说是导师逼死了自己的学生,只能算是诛心之论,至少,从法律上来证明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还是需要下一番工夫的。但是,法律之外,还有人情,有人性,有个人道德、职业道德和学术道德,从目前媒体所披露的信息来看,这位导师想完全撇清与学生自杀之间的关系,恐怕也很难。而且,如果网上曝光的学校方面统一口径的事情属实的话,学校与导师恐怕都从中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
实际上,类似的高校学生自杀事件,近几个月已经发生了两起,而且都被指与导师有关。这些事件实际上说明,至少是在某些高校,导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存在畸形化的倾向,学生的权利长期受到侵害。而且,从这类事件的社会反响,这种现象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只是有的严重有的不严重而已。
从学术自主的角度来说,导师在培养自己的研究生上,应该有更大的自主权和主导权。但是,这种主导只能限于学术的范畴,而不能越过学术,进入学生的生活领域。从学生权利的角度来说,导师的自主权也必须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或规范,尤其是那些对正常生活和精神状况产生影响的不当权力。
解决普通性的问题,需要靠制度建设。所以,如何规范导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既保障学术自主,又确保学生权利得到有效维护,是高等教育领域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凡本网注明“来源:时评界”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作者和时评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时评界”。纸媒使用稿子,须告知本网站,由本网站提供作者联系方式,由纸媒支付稿酬。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时评界)”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方式:电话: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时评界暂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网均视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项声明。
·高连奎:一战国际秩序大博弈 (2014-03-19)
·前三十年看王石柳传志 后三十年看李河君李书福 (2014-01-07)
·高连奎:亚当斯密对中国的批判不靠谱 (2013-12-23)
·“不能让金钱主导一切”——桑德尔旋风的中国意义 (2013-12-14)
·自发秩序,还是社会契约? (2013-12-03)
丁家发:官员标榜“店小二”只是一个好的开端
李忠卿:阿胶糕何以很糟糕?
张曾:应让读书成为一种自我升华
《头号玩家》注定成为影史上的经典之作
曾德凤:穷二代PK富二代
郭喜林:究竟是谁在抹黑“大衣哥”?
游德福:行窃同学,切记做人要厚道
向钟扬教授矢志教育担当奉献“种子精神”致敬
曾德凤:一刻不顶牛便舌头痒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