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秋:“严加惩治”方是诬告行为治本之策
[导读] 工作中,总有一些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由于坚持原则,敢于担当,惠及了大多数人,却得罪了个别人。一有风吹草动,就有人跳出来匿名“举报”。...
作者:向秋 稿源:时评界 编辑:洪小兵
捏造“情况反映”,借信访举报对他人进行恶意诬陷;干部换届考察等“关键时刻”,故意进行不实举报,试图影响相关工作……近年来,随着各地对于问题线索的查处力度增大,一批“问题干部”被及时查处;但同时出现有人为达到个人目的,借信访、举报、投诉等途径进行诬告等问题。有的地方甚至出现一告事就“黄”,遇到举报就先把相关干部“放一放”的怪现象,极大地挫伤了干部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同时严重影响了地方政治生态。(12月7日《半月谈》)
工作中,总有一些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由于坚持原则,敢于担当,惠及了大多数人,却得罪了个别人。一有风吹草动,就有人跳出来匿名“举报”。
名声本无价。清白的名声,廉洁的口碑,良好的形象,历来为广大党员干部所看重。为受到诬告陷害的干部及时“平反昭雪”,维护清白者清白的名声,尤为重要。《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明确指出,“对受到诽谤、诬告、严重失实举报的党员,党组织要及时为其澄清和正名。”令人的欣慰的是,近年来,不少的地方坚持为受到不实举报的干部在一定范围内“正名”,澄清不实传言,还清白者清白,为相关干部干事创业增添了信心和底气。
但是,仅对清白干部“还清白”是不够的,还需严加惩治诬告者。一方面,不严加惩治难绝后患。诬告陷害者写一封告状信,即可“花上八毛钱,折腾你一年”。对诬告陷害行为若不予以有力打击,容易导致诬告举报反复无休。这既会大大占用信访举报资源,增加了纪检监察机关的甄别、调查成本,又会让相关干部不断蒙冤受屈,致使其形象被矮化和丑化,无法有效发动群众、开展工作,会极大地挫伤相关干部的自信心、积极性。
另一方面,严加惩治诬告行为有法纪可依。对于诬告陷害行为,刑法、监察法都作出了相应处理规定。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补充完善了针对“政治品行恶劣,匿名诬告,有意陷害或者制造其他谣言”行为的处分规定。依照法纪严肃惩处诬告陷害者,让诬告者自食苦果,才能最终遏制谣言蔓延,狠刹歪风邪气,提高党纪国法的震慑作用,营造不敢、不能、不想的浓厚氛围。
“扬汤止沸,不如去薪”。遏制诬告歪风,建立诬告行为严惩机制是治本之策。在对被诬告干部“还清白”的同时,还要严加惩治诬告者,做到二者都硬起来,才能纯洁干部队伍风气,净化从政环境,让能干事的干部不再胆战心惊。这也是对作风过硬、敢于作为、锐意进取干部最有效的关心爱护。
捏造“情况反映”,借信访举报对他人进行恶意诬陷;干部换届考察等“关键时刻”,故意进行不实举报,试图影响相关工作……近年来,随着各地对于问题线索的查处力度增大,一批“问题干部”被及时查处;但同时出现有人为达到个人目的,借信访、举报、投诉等途径进行诬告等问题。有的地方甚至出现一告事就“黄”,遇到举报就先把相关干部“放一放”的怪现象,极大地挫伤了干部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同时严重影响了地方政治生态。(12月7日《半月谈》)
工作中,总有一些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由于坚持原则,敢于担当,惠及了大多数人,却得罪了个别人。一有风吹草动,就有人跳出来匿名“举报”。
名声本无价。清白的名声,廉洁的口碑,良好的形象,历来为广大党员干部所看重。为受到诬告陷害的干部及时“平反昭雪”,维护清白者清白的名声,尤为重要。《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明确指出,“对受到诽谤、诬告、严重失实举报的党员,党组织要及时为其澄清和正名。”令人的欣慰的是,近年来,不少的地方坚持为受到不实举报的干部在一定范围内“正名”,澄清不实传言,还清白者清白,为相关干部干事创业增添了信心和底气。
但是,仅对清白干部“还清白”是不够的,还需严加惩治诬告者。一方面,不严加惩治难绝后患。诬告陷害者写一封告状信,即可“花上八毛钱,折腾你一年”。对诬告陷害行为若不予以有力打击,容易导致诬告举报反复无休。这既会大大占用信访举报资源,增加了纪检监察机关的甄别、调查成本,又会让相关干部不断蒙冤受屈,致使其形象被矮化和丑化,无法有效发动群众、开展工作,会极大地挫伤相关干部的自信心、积极性。
另一方面,严加惩治诬告行为有法纪可依。对于诬告陷害行为,刑法、监察法都作出了相应处理规定。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补充完善了针对“政治品行恶劣,匿名诬告,有意陷害或者制造其他谣言”行为的处分规定。依照法纪严肃惩处诬告陷害者,让诬告者自食苦果,才能最终遏制谣言蔓延,狠刹歪风邪气,提高党纪国法的震慑作用,营造不敢、不能、不想的浓厚氛围。
“扬汤止沸,不如去薪”。遏制诬告歪风,建立诬告行为严惩机制是治本之策。在对被诬告干部“还清白”的同时,还要严加惩治诬告者,做到二者都硬起来,才能纯洁干部队伍风气,净化从政环境,让能干事的干部不再胆战心惊。这也是对作风过硬、敢于作为、锐意进取干部最有效的关心爱护。
相关新闻:
·李云勇:“不服告政府”,话糙理不糙 (2015-06-19)
·徐云鹏:排名取消,当防上访人"皮球"变"汽球" (2013-11-12)
·邓尤福:记者咋就成了访民的“兴奋剂”? (2013-09-25)
·罗竖一:不要将维护合法权益者逼上“绝路” (2013-07-22)
·醉江南:“上访妈妈”胜诉,价值几何? (2013-07-17)
·叶传龙:谁给了唐慧“坐着听判”的勇气? (2013-04-15)
凡本网注明“来源:时评界”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作者和时评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时评界”。纸媒使用稿子,须告知本网站,由本网站提供作者联系方式,由纸媒支付稿酬。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时评界)”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方式:电话: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时评界暂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网均视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项声明。
·高连奎:新产业大亨被民间智库看好 (2015-04-06)
·高连奎:一战国际秩序大博弈 (2014-03-19)
·前三十年看王石柳传志 后三十年看李河君李书福 (2014-01-07)
·高连奎:亚当斯密对中国的批判不靠谱 (2013-12-23)
·“不能让金钱主导一切”——桑德尔旋风的中国意义 (2013-12-14)
·自发秩序,还是社会契约? (2013-12-03)
·高连奎:一战国际秩序大博弈 (2014-03-19)
·前三十年看王石柳传志 后三十年看李河君李书福 (2014-01-07)
·高连奎:亚当斯密对中国的批判不靠谱 (2013-12-23)
·“不能让金钱主导一切”——桑德尔旋风的中国意义 (2013-12-14)
·自发秩序,还是社会契约? (2013-12-03)
·
廖卫芳:“精神暴力纳入家暴范畴”很有必要
苗凤军:“女生喜欢有钱男生”整改需要共同加
苗凤军:法院给公安局开10万罚单这尴尬不?
沈阳大火消防通道被堵,方便了自己,堵住了生
刘睿:大圣归来,“初心”降世
苗凤军:幼儿园成扫黑对象被中纪委点名不能一
郭喜林:“天价”施救费是行业垄断权力腐败
苗凤军:改厕弄虚作假,厕所革命岂能自欺欺人
“操场埋尸案”中的关系网最终网住张狂弄权者
维扬书生:毕业生求职简历,还是亲力亲为好
苗凤军:“女生喜欢有钱男生”整改需要共同加
苗凤军:法院给公安局开10万罚单这尴尬不?
沈阳大火消防通道被堵,方便了自己,堵住了生
刘睿:大圣归来,“初心”降世
苗凤军:幼儿园成扫黑对象被中纪委点名不能一
郭喜林:“天价”施救费是行业垄断权力腐败
苗凤军:改厕弄虚作假,厕所革命岂能自欺欺人
“操场埋尸案”中的关系网最终网住张狂弄权者
维扬书生:毕业生求职简历,还是亲力亲为好
图评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