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金福:让一线工人获评“技术职称”成常态
作者:叶金福 稿源:时评界 编辑:洪小兵
在沈阳市人社局近日召开的沈阳市产业链企业技能工人专业技术职称评审会上,中国航发沈阳黎明公司数控车工洪家光等63人顺利通过辽宁省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其中,1人获评正高级职称,16人获评副高级职称。洪家光成为该省第一个拥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技能工人。(1月10日《工人日报》)
一直以来,许多一线工人虽有一身绝技和绝活,但由于受身份、地域、学历、资历、论文等诸多条件的限制,他们很难获得“技术职称”的评定资格和机会。这不仅严重挫伤了一线工人的工作积极性,以及创业创新的进取性,而且也不利于整个技能工人行业的良性发展。
此次,沈阳市打破专业技术职称评审与职业技能界限,让“一线工人获评技术职称”,这无疑是对一线技能工人评定“职称难”的一种“必要纠偏”。同时,这也体现了一种“进步”。一方面,一线技能工人也能获评“技术职称”,这是对一线技能工人劳动价值的一种肯定,有利于破除身份、地域、学历、资历、论文等障碍,更有利于消除职业偏见,使之在“平等的舞台”上施展才能。另一方面,一线技能工人也能获评“技术职称”,这是用事实告诉大众,各行各业都有杰出的人才,无论从事什么行业,只要热爱本职工作、勤奋努力干事,都能做出优异的成绩,都能成为有用之才。
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笔者以为,无论是“科研人才”也好,还是“技能工人”也罢,只要能够在本职工作岗位上做出“非凡成绩”,成为行业的“领军人物”,获评“技术职称”就应“一视同仁”,而不应有“限制”,甚至有“偏见”,更不应给一线技能工人获评“技术职称”设置“天花板”。如此,才能使“一线工人”也能像“科研人才”一样拥有获评“技能职称”的资格和机会,享有充分的职业荣誉感、认同感、获得感和幸福感。
当然,要使一线技能工人获评“技术职称”成为一种常态,还需各级人社部门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形成完备系统的政策体系,进一步畅通一线工人职称评审和职业发展的通道,从而让更多的一线技能工人从中受益,最终实现人人拥有获评“技术职称”的资格和机会。
凡本网注明“来源:时评界”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作者和时评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时评界”。纸媒使用稿子,须告知本网站,由本网站提供作者联系方式,由纸媒支付稿酬。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时评界)”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方式:电话: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时评界暂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网均视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项声明。
·高连奎:一战国际秩序大博弈 (2014-03-19)
·前三十年看王石柳传志 后三十年看李河君李书福 (2014-01-07)
·高连奎:亚当斯密对中国的批判不靠谱 (2013-12-23)
·“不能让金钱主导一切”——桑德尔旋风的中国意义 (2013-12-14)
·自发秩序,还是社会契约? (2013-12-03)
高鑫娣:中流击水需奋进,风好正是扬帆时
童其君:非法社会组织被取缔后尤应反思
维扬书生:警车也得守规矩 为长沙交警点个赞
陈卉婕:新故相推日生不滞
张寅生:让我们一起向着未来进发
叶金福:破解智能客服“不智能”还需“多方发
程振伟:大学保安,也可做育人“先生”
周志宏:私人影院红火 监管不能“熄火”
尹娟:家庭教育入法是家庭美德的法治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