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雨桐:餐厅想红不能只靠探店,还要练好内功
作者:李雨桐 稿源:时评界 编辑:洪小兵
社交网站的兴起带红了一个职业,那就是探店网红。最早的探店在电视和纸媒的时代就存在了。早期香港的电视台经常会拍摄一些美食探店节目,走进一家美食店吃吃喝喝、点评一番,看似人人都会。(澎湃新闻)
所谓探店,就是去某饭店吃饭的时候,以拍摄短视频或照片的记录方式将自己的体验感受分享到网络平台。小贝饿了、浪味仙、特别乌啦啦……网红探店博主越来越多,呈现井喷式发展,他们拥有百万粉丝,点赞量甚至上亿。抖音、快手、小红书等网络社交媒体平台逐渐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打开APP自动推送各种网红探店视频,网红们的吃喝视频真的很令人心动,恨不得马上就去打卡消费,不可否认,网红探店确实对拉动消费具有一定的助推作用。
但是,也有很多网红探店博主的行为很令人下头。一位拥有百万粉丝的网红博主探店肯德基炸酱面大变脸,前说没法吃,后说是妈妈的味道;河北廊坊一男子自称有600万粉丝,所有酒点了一遍要求免单;深圳两位女子开启网红探店模式,想用自己的“影响力”免费体验瑜伽课程。笔者认为,不管是真网红还是假网红,探店过程中还是应该爱惜羽毛,只有实事求是的点评才能收获粉丝的喜爱,打着网红的幌子招摇撞骗不给钱,或者根据店主免不免单、给不给钱而决定是“捧”还是“踩”,既损害了消费者合法权益,也有损自己声誉,更是破坏了网络“种草”生态平衡。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以及人们对美食的要求越来越高,餐饮饭店之间的竞争也更加激烈。自古,酒香不怕巷子深,食材优良、价格公道、有特色有亮点,自然不愁顾客进店消费。但是,当传统餐饮行业被网红现象裹挟,适合摆拍的装修风格、类似的品类套路,再找一些探店网红在各个平台批量发送,纵然会带来一时的热度,却也衰落更快。网红探店带来的红利确实不容小觑,但一味地追求网红效应,忽视餐饮行业经营的核心,重营销、轻质量,又如何能走得长远?
笔者其实也非常热衷于打卡网红美食餐厅,但大多感受都是华而不实,味道上虽不难吃,但也没有特色,再加上被网红拉高的价格,当场“拔草”的居多。网红店宣传力度大,探店博主们好评如潮,消费者自然心理预期比较高,失望也越大。总之,餐厅想红不能只靠网红,唯有练好内功,回归本质,找到最核心的竞争力才是长久运营之道。
凡本网注明“来源:时评界”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作者和时评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时评界”。纸媒使用稿子,须告知本网站,由本网站提供作者联系方式,由纸媒支付稿酬。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时评界)”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方式:电话: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时评界暂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网均视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项声明。
·高连奎:一战国际秩序大博弈 (2014-03-19)
·前三十年看王石柳传志 后三十年看李河君李书福 (2014-01-07)
·高连奎:亚当斯密对中国的批判不靠谱 (2013-12-23)
·“不能让金钱主导一切”——桑德尔旋风的中国意义 (2013-12-14)
·自发秩序,还是社会契约? (2013-12-03)
李欣:为梦买单,贷款代偿给予毕业生定心丸
对星巴克的不满与抗议,要在法律框架内表达
廖卫芳:为“电子病历全国共享”叫好
于兴杰:提升学历切莫投机取巧
年轻人新年总想“算一卦”,别被收了“智商税
李雨桐:口碑全崩!电影不能光靠蹭档期
曹灿辉:“解封不解防”应成“标配”
孟伟:星巴克致歉了,但这种“误会”并不该有
郭喜林:为徐梦桃的冬奥金牌放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