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倾听民意 为民发声 开化民智

我要投稿
您的位置:首页 > 百家争鸣 > 列表

许华凌:奔赴“逆向考研”,实现“正向成长”

2022-10-26 01:19:19 www.chinaqi.net 来源:时评界 有0人发表了看法
[导读]  对于“双一流”考生来说,走出名校光环,才能看到更真实的自己。要懂得“学校只是每个人身上的某一个标签,并不能真正衡量一个人的价值。”对有的人来说,“名校”的光环,非但没...

  作者:许华凌 稿源:时评界 编辑:时小川

  近日,武汉科技大学披露了“逆向考研”数据:在2022级的研究生中,有159人本科毕业于双一流院校,其中不乏同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山大学等名校本科生。逆向考研的名校生,从985到“双非”,与自己和解。(10月25日成都商报)

  近年来,考研“形势严峻”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据教育部公开数据显示,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全国报考人数为457万,较2021年增加21%,而院校的计划招生人数约为110万人。在这种情况下,众多“双一流”本科毕业生走出“名校光环”,选择“逆向考研”。对于广大考生来说,“逆向考研”要理性选择,“正向成长”要笃行不怠。

  对于“双一流”考生来说,走出名校光环,才能看到更真实的自己。要懂得“学校只是每个人身上的某一个标签,并不能真正衡量一个人的价值。”对有的人来说,“名校”的光环,非但没有成为能量来源,反而消耗着原本的能量。理性的选择应该是,与其陷入无用的焦虑,不如做些实际的事情,为自己喜欢的事业拼一把,勇毅地脱离名校光环,勇敢地追寻个体意义,(时评界评论,转发请署名)忠诚于自己的本心,在正确认识自我中探寻内心底气。不要肤浅地贪恋一个好大学的名号,而要真真正正学点自己想学的东西,抛掉学校光环带来的荣誉感,取而代之的是思考个人价值的实现和理想的追寻。

  从人生成长的全过程上看,“双一流”本科生也需要感受被无情的现实击打的挫折感。名校光环不应该成为他们的“黄金甲”,名校或许可以为你争来一个进入良好工作环境的机会,但当你进入其中,曾经的辉煌都已经褪去,未来的路只有依靠自己,依靠你进入名校前后所积累的学识、能力、涵养和眼界。若当你褪去名校光环之后,什么都没有剩下,甚至是一地鸡毛的时候,你将会很快失去仅仅靠名校牌子得来的这一份竞争激烈的工作机会。故此,走好走稳自己的人生之路,拥有自己的“金刚钻”才是真正的“王道”。

  应该看到,从“双一流”高校本科毕业选择一所普通本科院校读研,这是十分正常的选择,已被越来越多人所接受。接受“逆向考研”的学生,要想清楚自身需求,做好心理预期,权衡利弊得失,不要依据学校身份,而是结合自己的能力、兴趣,根据学科、专业的质量、特色自主选择报考研究生。同时也应看到,有的普通院校的学科、专业,办学质量并不比“双一流”建设高校同类学科、专业差,甚至更具特色,就业前景更好。

  对于吸纳了优质生源的“双非”院校而言,在人才培养上,要通过生涯发展规划来提高“双非”学子的信心,将个性化的生涯规划落实到“双非”院校的教育方式中,着力把不同能力层次的学生培养好,大力提升学校的人才质量,提升学校的整体社会评价。

  作为教育主管部门,要引导、督导高等学校、中小学科学构建重视学生能力、素质的综合评价体系,引导学生以能力提升而不是学历提升进行学业发展规划。如此,才能让学生们走出“名校光环”,实现“正向成长”。

  “逆向考研”当理性,“正向成长”是王道。期待更多的学子们走出“名校光环”,实现自己的人生规划目标,让生命开出属于自己的“绚丽之花”。

更多

热门关键词:武汉大学 考研 许华凌

  凡本网注明“来源:时评界”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作者和时评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时评界”。纸媒使用稿子,须告知本网站,由本网站提供作者联系方式,由纸媒支付稿酬。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时评界)”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方式:电话: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时评界暂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网均视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项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