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倾听民意 为民发声 开化民智

我要投稿
您的位置:首页 > 百家争鸣 > 列表

关育兵:供销社再起市场经济下振兴农村手段

2022-11-03 20:57:30 www.chinaqi.net 来源:时评界 有0人发表了看法
[导读]  对于“供销社”这个词,很多上了年纪的国人都有印象,不过这印象实在难说美好。困难岁月、短缺的物资、社垄、粮票、肉票、布票以及排队、“爱买不买”的态度,是其给许多人的印象...

  作者:关育兵   稿源:时评界   编辑:时小川

  最近湖北等地“恢复重建供销社”的报道引发公众关注。有网友担心会不会回到计划经济的老路上,也有网友认为这能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难题。(11月2日国是直通车)

  今年以来,尤其最近一个月,“供销社”这个似乎消失许久的词汇,频频出现在媒体的报道中。

  对于“供销社”这个词,很多上了年纪的国人都有印象,不过这印象实在难说美好。困难岁月、短缺的物资、社垄、粮票、肉票、布票以及排队、“爱买不买”的态度,是其给许多人的印象。可以说,供销社是特殊时代特殊条件下的产物。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深入推进,丧失了专营权的供销社,渐渐退出国民经济的主舞台。

  虽然供销社经历过曲折的发展时期,但其实供销社系统一直存在。因此,说供销社“回归”或“重启”,是不严谨的。事实上,供销社在中国从未消失过,只不过随着时代变革,其在市场经济中逐渐转型,在国民经济里的影响力和扮演的角色不断变化。有网民说,他所在的农村,人口分散、农产品投资周期长,民营资本不愿意做这样下沉、回报慢的市场,多亏了供销社,帮助当地人打通了渠道。有城镇居民表示,疫情封城期间,当地供销社保证供应物资,价钱也公道,假如没有供销社,要么买不到菜,要么就得买天价菜。

  随着改革的深入,经营创新、组织创新、服务创新,供销社也正在焕发新生。2000年全系统扭亏为盈,2021年,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和全系统全年实现销售总额6.26万亿元,同比增长18.9%。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健全农产品产销稳定衔接机制,开展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综合合作试点,健全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综合平台,成为市场经济下振兴农村的手段,是新时代供销社的改革目标。

  重建供销社,并非为了恢复计划经济,现阶段的供销社已不是大家传统意义上的计划经济产物,虽然农产品流通依然是供销社的传统主营业务,但助农的作用日趋凸显。比如“保姆式”“菜单式”土地托管服务,包括了耕、种、管、收、售全产业链服务,解决农民一家一户分散经营“干不了、干不好、干了不经济”的问题;还有农业科技“上山下乡”,将无人机、绿色生物农药、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等新兴技术引进田间地头;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的合作模式,依托农村经营服务网点代办银行基础金融业务,破解农民融资难等。

  畅通“农产品上行、日用品下行”的双向流通渠道,提高农产品流通水平,亦是供销社可以大有作为的地方。农产品的上行下行都需要冷链,但由于农产品成本高、回收低,社会资本做农村冷链的很少,供销社正好利用中央的资金做这些东西,在田间地头建设冷库和冷链运输。供销社也在整合物流,打通“快递最后一公里”,成为“第四方物流”。

  要看到的是,目前供销社组织架构中各级出资企业是主体,各出资企业采取市场化、现代化的企业运作方式,公平自主地参与市场竞争。和一般的商店、超市不同之处在于,供销社下沉市场更深、业务种类更多。

  不只如此,在城市,供销社以“邻里中心”和“中央厨房”为主要经营业务,打造一站式生活服务社区,让社区居民生活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助力农产品销售和农民增收,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更多

热门关键词:供销社 市场 经济 关育兵

  凡本网注明“来源:时评界”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作者和时评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时评界”。纸媒使用稿子,须告知本网站,由本网站提供作者联系方式,由纸媒支付稿酬。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时评界)”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方式:电话: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时评界暂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网均视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项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