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倾听民意 为民发声 开化民智

我要投稿
您的位置:首页 > 百家争鸣 > 列表

魏芳:消弭就业性别歧视仅靠“罚款”还不够

2023-02-03 15:10:25 www.chinaqi.net 来源:时评界 有0人发表了看法
[导读]  我国劳动法明确规定,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就业权利。比如:在录用职工时,除国家规定的不适合妇女的工种或者岗位外,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妇女或者提高对妇女的录用标准。再比...

  作者:魏芳 稿源:时评界 编辑:洪小兵

  为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保障妇女劳动和社会保障权益,消除就业性别歧视,规范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处罚行为,日前,北京市人力社保局发布关于“印发《北京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处罚裁量基准表(涉及妇女权益保障法部分)》的通知”。通知中明确,用人单位在招录(聘)过程中,以性别为由拒绝录(聘)用妇女或者差别化地提高对妇女录(聘)用标准或因结婚、怀孕、产假、哺乳等,降低女职工的工资和福利待遇等行为,最高可处五万元罚款。(2月3日《北京青年报》)

  近年来,各地就业性别歧视现象屡有发生,有的在招聘时要求女性求职者必须提供婚育证明;有的明确要求女性求职者必须是未婚或已婚育;有的更为直截了当,明确“上班就别生孩子”“怀孕就主动辞职”。更有甚者,有的明确“只招男性”。凡此种种的“性别歧视”,不仅严重破坏了女性求职者公平、公正的就业环境,而且也严重损害了女性求职者的自尊心。同时,这也让国家的生育政策受到了严重的制约和影响。

  我国劳动法明确规定,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就业权利。比如:在录用职工时,除国家规定的不适合妇女的工种或者岗位外,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妇女或者提高对妇女的录用标准。再比如:用人单位不得以已婚、已孕降薪、调岗或辞退职场女性。可以说,这些规定既给广大女性求职者吃下了一颗“定心丸”,又给那些存有性别歧视的招聘单位划了一条“红线”。

  但事实上,在我们的身边,就业性别歧视现象已是司空见惯。据某知名互联网招聘平台发布的《中国女性职场现状调查报告》显示,27%的女性都曾遭遇过“求职时用人单位限制岗位性别和婚育”的情况。可见,女性求职者在求职过程中,或在职场里,“性别歧视”已成为一种“常态”。

  此次,北京市人力社保局发布《通知》,明确就业性别歧视可最高处五万元罚款,这无疑具有一定的警示和威慑作用。但消弭就业性别歧视仅靠“罚款”还不够,还需“综合施治”。

  首先,要建立联合约谈机制。要对涉嫌女性就业歧视行为的用人单位开展联合约谈,对拒不接受约谈或约谈后拒不改正的,要依法查处,并通过媒体向社会曝光。

  其次,要健全司法救济机制。人民法院要依法受理女性群体的就业歧视相关起诉,设置平等就业权纠纷案由,司法部门要积极为符合条件的求职者提供司法救济和法律援助。

  其三,要强化人力资源市场监管。对用人单位、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发布含有就业歧视内容招聘信息的,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给予责令改正、罚款、吊销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等处罚,并将有关情况纳入人力资源市场诚信记录,依法实施失信惩戒。

  其四,要加强监察执法。劳动监察部门要依法惩处“就业歧视”行为,保护女性求职者和职场女性的合法权益。尤其是对女性求职者与招聘单位之间发生争议申请仲裁的,要依法及时快速处理。

  只有多措并举,综合施治,再辅以“开罚单”,才能消弭“性别歧视”,从而给广大妇女营造一个公平、和谐的就业环境。

更多

热门关键词:罚款 魏芳

  凡本网注明“来源:时评界”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作者和时评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时评界”。纸媒使用稿子,须告知本网站,由本网站提供作者联系方式,由纸媒支付稿酬。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时评界)”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方式:电话: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时评界暂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网均视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项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