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金福:“末位必罚”不能成为企业的霸王条款
作者:叶金福 稿源:时评界 编辑:洪小兵
部门绩效考核列全公司末位则全部门必罚、员工排名部门末位必罚;处罚样式五花八门,有罚写检讨、主动加班、请同事吃饭、培训调岗等等;有的企业指定部门垫底、指定员工垫底……这样的考核方式引发员工质疑。(2月23日《工人日报》)
众所周知,“末位必罚”是一种惩罚机制,在一些用人单位,尤其在一些企业里,使用频率非常高,有的实行“末位加班”,有的实行“末位降薪”,有的实行“末位降职”,有的甚至干脆实行“末位淘汰”。很多职工对企业推行的“末位必罚”机制怨声载道,牢骚满腹。
按说,企业为了加强内部管理,提高职工工作积极性,以求提升工作效率,通过制定内部绩效考核管理制度,实行“优者奖,劣者罚”的奖惩机制,也未尝不可。但如果动辄以“末位必罚”的方式处罚职工,这显然是逾越了“法律边界”。
《劳动合同法》明确规定,绩效考核不合格的,不可任意降职、调岗或辞退,不许随意罚款。可见,“末位必罚”机制也是企业的一种“霸王条款”。
因此,笔者以为,要遏制“末位必罚”成为企业的“霸王条款”,还需“多方发力”。
首先,劳动监察部门要“发力”。劳动监察部门应积极承担起监察的主体责任,对用人单位擅自采取“末位必罚”的违法行为应及时制止,不妨通过“约谈”“警告”“罚单”“黑名单”等处罚机制,倒逼其遵规守法,切实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其次,工会组织要“发力”。工会组织作为职工的“娘家”,应积极充当起“协调”和“保护”的职责,既要为职工“撑腰”,又要为职工“鼓与呼”,防止职工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
其三,职工要“发力”。职工一旦遭遇企业“末位必罚”,就应坚决说“不”,并及时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以维护自身的正当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切忌“装哑巴”,自认倒霉,任凭无良企业通过“末位必罚”机制,侵犯职工的劳动权益。
当然,企业自身也要“发力”。一方面,企业应学会知法、懂法、守法,切莫擅自违规违法制定“末位必罚”机制,侵害职工的合法劳动权益。另一方面,企业应学会通过绩效考核的合理分配对职工形成激励,而不应以“末位必罚”机制“以罚代管”,这既不合规,也不合法。
凡本网注明“来源:时评界”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作者和时评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时评界”。纸媒使用稿子,须告知本网站,由本网站提供作者联系方式,由纸媒支付稿酬。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时评界)”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方式:电话: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时评界暂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网均视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项声明。
·高连奎:一战国际秩序大博弈 (2014-03-19)
·前三十年看王石柳传志 后三十年看李河君李书福 (2014-01-07)
·高连奎:亚当斯密对中国的批判不靠谱 (2013-12-23)
·“不能让金钱主导一切”——桑德尔旋风的中国意义 (2013-12-14)
·自发秩序,还是社会契约? (2013-12-03)
殷建光:跨国企业在中国 唱响奋进事业歌
童其君:“刷脸”加把安全锁才能让生活更美好
“职工收入下降单位不能评先”体现“职工至上
大哥怒赞无锡,最强营商环境就是立见行动
给凉山老人“发钱”是摆拍,如此做“慈善”要
袁文良:让非遗更广泛地融入大众现代生活
外卖骑手担任“食品安全监督员”大有必要
捕2只画眉被刑拘,此“高压线”碰不得
郭喜林:茌平区委书记孙荣军现场办公有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