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扬书生:师生同考何以争议不断?
作者:维扬书生 稿源:时评界 编辑:洪小兵
3月8日,安徽六安。钟老师分享学校70余名老师参加考试的视频。他说这是学校教研活动,高三老师和学生同步考试,出发点是希望老师从学生角度出发,分析试卷更有针对性。(3月10日澎湃新闻)
师生同考,并非六安首创,2022年11月8日,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南化塘镇中心小学89位青年教师就与学生同步参加了期中考试。
但是这一做法各方一直争议不断。
赞成者认为,师生同考一张试卷,能让教师再次体验到了做学生的感觉,在熟悉试卷模式、感知考查重点难点的同时,更使教师亲身感受学生的紧张与压力,体会学生学习中遇到的困惑,使教师能更加体谅和关心学生,并及时理清教学思路,调整教学策略,“以考促学、以考促教”,教师针对性地施教和备课,对教学过程中的“不当教学”和“不适教学”进行校正与纠偏。
反对者认为,师生同考是对教师群体最大的不尊重,是教育队伍的悲哀。这么做不但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和工作负担,还可能损害教师在学生心中的权威,对教师今后管理学生,产生负面影响。尤其是高三的试卷,题目难度大、题量也不小,三大主科,数学有压轴题,语文英语还有作文题,就算一线教师,不要说他们不可能在规定的时间内拿到满分,就是拿到高分也不容易。
师生同考之所以屡屡引发争议,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组织者事前并未广泛征求教师意见,加之并非所有任课教师都参加师生同考,师生同考在很多地方成了年轻教师的专享“福利”。2015年1月29日-30日,江苏徐州邳州的运河中学组织了8个学科共69名4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与高三学生同步参加一检测试,符合条件的7名中层干部也参加了测试。这次师生同考就遭到部分教师抵制,有教师干脆交了白卷,还有教师甩笔离场以示抗议。
作为一线教师,笔者以为师生同考并非洪水猛兽,作为久经沙场的教师,不应惧怕这样的考试。要知道,师生同考确实可以拉近师生距离,检验教师的业务能力,倒逼教师不断提高自身教学水平,但如何组织好师生同考,考验的是组织者的管理智慧和管理水平。
为了体现公平性原则,师生同考不应人为限定参考教师的年龄、职称、职务等,凡是一线教师,包括教研员、校长、书记、主任等,都应该毫无例外地与普通教师一样参加考试。此外,为了防止师生同考挫伤教师积极性,在具体操作中,可以采取专门考试、成绩保密等保护措施,不直接公布教师考试得分和排名,更不与绩效、奖金等挂钩,保护教师的尊严,最大限度地发挥师生同考提高教师教学质量和教学能力的作用。
凡本网注明“来源:时评界”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作者和时评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时评界”。纸媒使用稿子,须告知本网站,由本网站提供作者联系方式,由纸媒支付稿酬。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时评界)”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方式:电话: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时评界暂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网均视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项声明。
·高连奎:一战国际秩序大博弈 (2014-03-19)
·前三十年看王石柳传志 后三十年看李河君李书福 (2014-01-07)
·高连奎:亚当斯密对中国的批判不靠谱 (2013-12-23)
·“不能让金钱主导一切”——桑德尔旋风的中国意义 (2013-12-14)
·自发秩序,还是社会契约? (2013-12-03)
李蓬国:所谓“乐捐”不过是“乐索”罢了
国务院机构改革,新变革开启发展新篇章
对网红不法炒作立法追责,不如执法刚劲有力
魏芳:给“黑护工”加一把规范锁
叶金福:制止“餐饮浪费”需有更多“好办法”
子女护理假落地有难度,呼唤政府亮奇招
“入厕专用限时停车位”是人性化之举
江永刚:用几何思维做好学校党建工作
周志宏:“过期药品回收”也是一项民生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