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文良:让劝酒陋习远离人们的视线
作者:袁文良 稿源:时评界 编辑:洪小兵
2020年以来,江西法院审理因聚餐共同饮酒人未尽劝阻和安全保障义务引发的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纠纷案件共计19件,其中死亡16人、受伤3人。共饮人不当劝酒、灌酒引发人身损害,甚至发生酒精中毒死亡以及交通事故等严重后果,将本来欢喜的喝酒聚会演变为悲剧,共饮人也为此承担相应法律责任,付出了巨大代价和血的教训。(法治日报4月2日)
酒文化在我国源远流长,逢年过节、结婚生子、乔迁之喜、朋友相聚、老人过世等等,都难免要小酌一杯。然而,在一些酒桌上,劝酒、斗酒,乃至一些业务员为了业绩被迫拼酒导致酒精中毒致人入院甚至死亡事件时有发生。特别是在农村或偏远地区,劝酒、罚酒、灌酒以及划拳饮酒等成为约定俗成的酒席“规矩”,而酒桌上的共饮人往往忽视相互间的安全保障义务以致酿成不少悲剧,违背了喝酒的初衷,也扭曲了我国的传统酒文化。因此,各地不妨结合文明城市、文明乡村、文明社区、文明家庭争创及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采取多种形式加大文明饮酒的宣传,逐步根除那些落后、低俗的劝酒陋习。
一是要加强法治宣传,组织法律进社区、进村庄、进家庭,通过影视展映、案例讲解、手册发放、图片展览等形式,引导群众认识到劝酒陋习的危害,让共同饮酒人了解自己在酒桌上负有的提醒、劝阻、照顾、保护、通知等义务以及劝酒甚至灌酒可能面临的法律风险,从而增强法律意识和安全防范意识,自觉抵制劝酒陋习。
二是要完善文明公约,将有关简办红白喜事以及文明饮酒的相关内容写入本地的村规民约、社区居民文明守则,纳入文明创建检查内容,并对那些带头倡树文明新风、拒绝劝酒陋习的人和事予以宣传,让广大群众在日常生活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从而在全社会形成文明饮酒人人有责、告别陋习从我做起的良好风气。
三是要加强对公务接待、商务宴请等活动的监督检查,除从制度上堵塞漏洞外,要严查相关“禁酒令”“限酒令”的落实情况,对那些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顶风违纪以及超标准接待、超标准饮酒甚至找借口吃喝的人和事,坚决予以严肃处理,真正为劝酒陋习戴上法律制度的“紧箍咒”,从而让劝酒陋习渐渐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
凡本网注明“来源:时评界”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作者和时评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时评界”。纸媒使用稿子,须告知本网站,由本网站提供作者联系方式,由纸媒支付稿酬。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时评界)”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方式:电话: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时评界暂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网均视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项声明。
·高连奎:一战国际秩序大博弈 (2014-03-19)
·前三十年看王石柳传志 后三十年看李河君李书福 (2014-01-07)
·高连奎:亚当斯密对中国的批判不靠谱 (2013-12-23)
·“不能让金钱主导一切”——桑德尔旋风的中国意义 (2013-12-14)
·自发秩序,还是社会契约? (2013-12-03)
尚凡:清明时节莫忘祭英烈
房前屋后皆“钱景”,发展庭院经济助振兴
大妈狂摇樱花树,对“不文明游”别再止于劝导
马英九湖南祭祖,湘潭伢子回来是发自内心的
袁文良:祭奠先烈不仅仅是一种活动和形式
维扬书生:平台退款不该是终点
郭喜林:必须读懂人生这本书
培养新型农科人才,点燃乡村振兴星星之火
叶金福:对老小区收开门费不妨宽容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