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许娇:就业艰难也不可就业率“注水”
作者:王许娇 稿源:时评界 编辑:洪小兵
毕业生签署三方协议,意味着找到了工作,学校再根据三方协议的签订情况来统计毕业生的就业率。高校以“毕业去向落实率”作为毕业生就业统计的指标,三方协议的签订数量直接影响着学校每年向社会公布的“就业率”,进而还会影响到每年的专业招生和专业评估。而一些高校为了追求就业率,将三方协议的签订率层层传导,甚至出现“纸面就业”有辅导员代签三方,68元可买山寨协议等“注水现象”。(2023年7月28号 澎湃新闻)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高校毕业生更是承载着千万个家庭的期望。即将步入社会的高校毕业生们的选择机会很多,同时也更为慎重,所以真正找到工作并且签订三方协议的毕业生不会向高校数据报的一样高达90%。在90%中能有一半是真实数据就很难能可贵了。一些高校为了学校的口碑和声誉,千方百计地给就业率“注水”,或者多种形式变相为难高校毕业生,教导员为了落实率催促签订,“盖了章就算就了业”,催生平台产生假就业平台产业链。就业即使再艰难也不可以在就业率中“注水”。
通过弄虚作假,脱离事实统计出来的虚高就业率,难免会与高校毕业生及其家长、公众的观感存在违和。就业率作假会带来全面而深刻的负面影响。对于高校毕业生而言,没有真正的获得公平的就业机会与实现自身价值;对于学校而言,口碑与声誉下滑,事与愿违从而流失生源;对于社会而言,在“剧场效应”“破窗效应”等影响下,社会规则被破坏。因此,就业率“注水”万万不可取。
提升就业率应从多方入手。首先优化学科专业布局、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优化就业服务品质,不能急于求成一蹴而就,需要久久为功。其次,需要高校重塑和更新就业观念,对思想偏差进行校准的同时,也需要改革高校学生就业评价机制。最后,要认识到就业率并非考量高校学科专业实力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唯一标准,“唯就业率”“以就业率论英雄”自然会带来就业焦虑。延长就业考核周期,扭转重数量、轻质量的就业导向,健全分类评价,让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评价更加精准化,才能从根本上避免就业率“注水”现象。
凡本网注明“来源:时评界”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作者和时评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时评界”。纸媒使用稿子,须告知本网站,由本网站提供作者联系方式,由纸媒支付稿酬。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时评界)”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方式:电话: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时评界暂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网均视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项声明。
·高连奎:一战国际秩序大博弈 (2014-03-19)
·前三十年看王石柳传志 后三十年看李河君李书福 (2014-01-07)
·高连奎:亚当斯密对中国的批判不靠谱 (2013-12-23)
·“不能让金钱主导一切”——桑德尔旋风的中国意义 (2013-12-14)
·自发秩序,还是社会契约? (2013-12-03)
郭喜林:清北研学游”乱象必须严惩
廖卫芳:“驾考作弊获刑”是一记警钟
周志宏:高校研学游乱象需依法规制
郭喜林:没寄出去的家书不仅是母爱
钱桂林:期待成都大运会讲好一个个精彩的故事
郭喜林:我们要继承抗美援朝烈士坚强意志
纪念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我辈需砥砺奋进
井夫:填平“家装坑”还需多方发力
游德福:让“无废城市”为高质量发展降碳添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