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桂林:对高中生入厕需带通行证不必指责
作者:钱桂林 稿源:时评界 编辑:洪小兵
近日,在广东阳江,网传高中生入厕需带通行证,引热议。9月25日,学校工作人员回应称,这个政策是刚开始实行,此通行证只限于晚自习期间使用,为了避免学生三五个人一起去厕所,方便学校管理。工作人员表示,“有的学生晚自习出去上厕所,人就不见了。值日老师或学校领导巡逻的时候发现这个问题,方便我们管理。”(9月25日大皖新闻)
高中生入厕需带通行证?这样的爆料着实很抓人眼球,不少人的第一感觉是学校管理也太“那个”了,甚至有人指责学校做法不近人情。不过,且慢吐槽这所高中,先弄清事情原委再说。
学生入厕需带通行证,并非在所有时段,而只限于晚自习期间使用。晚自习时段,夜色茫茫,学生借上厕所干点儿其他事情,值日老师或学校领导还真的难以及时发现。一张如厕通行证,也许能化解管理上的难题。该高中也是刚刚实行“通行证制度”,也算是一种管理上的探索,未尝不可。
高中生“男大女大”,叛逆性格相当明显,给教育管理带来很大的挑战。作为高中老师和领导很难做到管理上的无缝对接,很难保证不出一点儿纰漏。如厕看似人之常情,但谁能说学生不借上厕所惹出一些事情来呢?教育无小事,尤其是不能出现安全上的大事,学生晚自习上厕所,在管理上还真的必须十二分小心。从这个角度讲,该高中实行学生入厕需带通行证制度,属于一种谨小慎微的无奈之举。
众多网友中有不少教育的“局外人”,对教育的特点和规律不甚了解,对教育人的苦衷也难以体味,所以,最好不要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发声,动辄对学校加以指责。社会对教育要多一份理解和宽容,为构建和谐教育尽责尽力。社会对学生入厕需带通行证,不要过分放大,不要过度解读,给教育人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不至于让教育人“戴着脚镣跳舞”。
平心而论,教育的社会大环境还不太理想,还没有真正形成教育的同心圆。教育,需要学校、家长和社会共画一个同心圆,同心同德、齐心协力,让学生激情放飞理想。
凡本网注明“来源:时评界”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作者和时评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时评界”。纸媒使用稿子,须告知本网站,由本网站提供作者联系方式,由纸媒支付稿酬。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时评界)”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方式:电话: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时评界暂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网均视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项声明。
·高连奎:一战国际秩序大博弈 (2014-03-19)
·前三十年看王石柳传志 后三十年看李河君李书福 (2014-01-07)
·高连奎:亚当斯密对中国的批判不靠谱 (2013-12-23)
·“不能让金钱主导一切”——桑德尔旋风的中国意义 (2013-12-14)
·自发秩序,还是社会契约? (2013-12-03)
廖卫芳:别让“黄金周”沦为“黄金粥”
周志宏:遇“停”必须停 还须广而告之
郭喜林:母亲做得月饼最有人情味
苗凤军:亚运会首日“中国速度”,更在全领域
维扬书生:花千元给孩子测天赋背后是教育焦虑
叶金福:“廉洁”警示别总在“节时”
周志宏:“廉”动贵在“动” 涵养好家风
郭喜林:从聊城市依法制止餐饮浪费说起
贾玉坤:以“月满则亏”之心 行千里共婵娟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