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倾听民意 为民发声 开化民智

我要投稿
您的位置:首页 > 百家争鸣 > 列表

廖卫芳:节后“下架月饼去哪了”值得追问

2023-10-06 03:26:05 www.chinaqi.net 来源:时评界 有0人发表了看法
[导读]  众所周知,月饼是千百年来富有丰富文化内涵的一种节日食品,既寓意团圆,又赋予美满,因而,中秋买月饼、吃月饼便成了一种传统和习俗。但眼下,随着一年一度中秋佳节的落幕,“月...

  作者:廖卫芳 稿源:时评界 编辑:洪小兵

  每年中秋,月饼都是家家户户不可或缺的角色。但是,节前还是超市最显眼的位置摆卖,节后却像在一夜之间消失了一样。超市没卖完的月饼都去哪了?对此,南都记者走访了广州多个商超。(10月5日《南方都市报》)

  众所周知,月饼是千百年来富有丰富文化内涵的一种节日食品,既寓意团圆,又赋予美满,因而,中秋买月饼、吃月饼便成了一种传统和习俗。但眼下,随着一年一度中秋佳节的落幕,“月饼都去哪了”便成为了许多消费者关心、关注的一个话题。

  笔者以为,“下架月饼去哪了”,这其实不是一道难以回答的“问题”。如果厂家和商家能把这些还没有过期变质的“剩余月饼”回炉再加工成其它甜食类食品出售,这其实也是一种很不错的处理方式。但问题是,有少数厂家和商家竟然无视食品安全,漠视消费者的健康安全,而把一些过期变质的“剩余月饼”通过再加工、再包装,改头换面之后又销售给消费者,这就是一件很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了。正如网友所言,有的厂家和商家真的把今年卖不掉的月饼“留到明年卖”。可见,节后“下架月饼去哪了”不是一个“小问题”。

  因此,笔者以为,节后“下架月饼去哪了”值得追问,相关部门必须要认真作答。

  首先,监管须“尽责”。食安委、消保委、市场监管等监管部门应积极承担起监管的主体责任,对节后商超里下架的月饼“去哪了”,既要知其“行踪”,又要进行“监视”,尤其是对那些已经过期变质的“剩余月饼”更要督促厂家和商家及时处理,绝不能坐视不管,任凭厂家回炉再加工、再包装,改头换面之后又销售给消费者,亦或是把今年卖不掉的月饼“留到明年卖”。

  其次,执法须“从严”,相关执法部门应对售卖回炉过期变质月饼,或把今年卖不掉的月饼“留到明年卖”的厂家和商家要采取“零容忍”的态度,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不妨通过高额罚单、列入“黑名单”,甚至从业禁止等最严处罚机制,让无良厂家和商家付出“沉重的代价”,倒逼其恪守食品安全“底线”和“红线”。

  其三,消费者须“擦亮眼睛”。消费者在节后购买甜饼类食品时,不妨擦亮眼睛、睁大眼睛,学会甄别,切莫被厂家商家“改头换面”的月饼给忽悠和蒙骗了。同时,一旦发现“问题月饼”,要第一时间检举揭发,以维护自身消费权益不受损害。

  当然,监管部门也可通过建立健全监管体系,形成一套长效的监管机制来监管“月饼的去向”。比如:北京试点实施了“节令食品日报制度”,即自月饼生产之日起,生产企业每日要向当地食药监管部门报告月饼产量、销量、销售去向、退货量、销毁量等信息,供监管部门掌握月饼生产、销售、退货及回收处置情况;上海建立起一套“回收上报制度”,不论是直售还是代售月饼商家,都要定期向相关监管部门报告月饼回收与销毁情况,监管部门将负责落实监督。这些都是行之有效的监管“月饼去哪了”的好办法,值得各地借鉴和推广。

  “食品安全无小事,食品安全大于天。” 笔者以为,节后“下架月饼去哪了”虽是一个“小问题”,但却是一份实实在在的“民生问卷”,各地各级监管部门必须认真答好这道“答题”。

更多

热门关键词:月饼 下架 廖卫芳

  凡本网注明“来源:时评界”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作者和时评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时评界”。纸媒使用稿子,须告知本网站,由本网站提供作者联系方式,由纸媒支付稿酬。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时评界)”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方式:电话: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时评界暂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网均视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项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