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艳晓:群众工作必须是“面对面”,而非“屏对屏”
作者:张艳晓 稿源:时评界 编辑:洪小兵
近日,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印发《关于防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指尖上的形式主义”是形式主义在数字化背景下的变异翻新,是加重基层负担的主要表现。防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对于推进党风政风社会风气向上向好具有重要意义。(12月18日 澎湃新闻)
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数字办公的蓬勃发展、政务“云服务”的快马驰骋,本应是基层干部解放双脚、享受“指尖办公”的好事一桩,更是基层优化服务的功德一件。但近些年,由于各种政务APP的过度开发、服务平台的任务胡乱摊派、官方公众号的转发排名...“互联网政务”已经在一些地方走样跑偏,也让“指尖的便捷”变了味。
小小屏幕让一些基层干部是流于形式、困于指尖。“打卡完成了”不代表“深入群众了”;“转发破万了”不等于“工作到位了”;“排名靠前了”不表示“群众满意了”;“各操作留痕了”并不意味着“问题解决了”...一天到晚围着手机转,到底有多久没“下乡”了?工作里外盯着屏幕看,究竟多久没去过实地调研了?只顾“屏对屏”,却忘了“面对面”,力戒“指尖上的形式主义”已刻不容缓。
破除“指尖之累”,刹住“指尖歪风”。“指尖形式主义不除”不光会扼杀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热情,还是损害党群干群鱼水之情、有损党员干部的形象。只有跟群众“面对面”,才能熟悉基层、接近群众、了解群众、才能把问题找得准,把原因摸得透。新媒体时代,“键对键”、“屏对屏”的便捷,远不如“面对面”、“心贴心”来的温馨;政务APP再花哨,也不如百姓拍手称赞来的实在。防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除了加强对数字政务的标准化规范化管理,还有就是多听听群众的声音,哪些保留,哪些摒弃。
力戒“指尖上的形式主义”不是拒绝“数字政务”。现代社会需要政务服务更加有“智慧”,老百姓需要的“数据多跑路 群众少跑腿”的便捷,只有通过“线上+线下”的工作模式, 才是享受科技红利的正确打开方式。
凡本网注明“来源:时评界”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作者和时评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时评界”。纸媒使用稿子,须告知本网站,由本网站提供作者联系方式,由纸媒支付稿酬。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时评界)”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方式:电话: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时评界暂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网均视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项声明。
·高连奎:一战国际秩序大博弈 (2014-03-19)
·前三十年看王石柳传志 后三十年看李河君李书福 (2014-01-07)
·高连奎:亚当斯密对中国的批判不靠谱 (2013-12-23)
·“不能让金钱主导一切”——桑德尔旋风的中国意义 (2013-12-14)
·自发秩序,还是社会契约? (2013-12-03)
王毓:冬至将至 泡壶热茶暖身心
陈建明:善用“四下基层” 写好“为民答卷”
龙晨悦:“动动手指的成绩”,干部不能要
李丁乔:较真碰硬防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
廖卫芳:让更多的流浪人员“暖身又暖心”
骆鑫茹:抓好调查研究,解决群众问题
陈镜伊:人人都是主人翁 建言献策促发展
黄跃成:提升夜游服务质量也要对安全未雨绸缪
钱桂林:清剿网络顽敌,打一场漂亮的人民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