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镜伊:乡村振兴要做好“土特产”大文章
作者:陈镜伊 稿源:时评界 编辑:洪小兵
一方水土养一方味。我国地大物博,各地不同的气候、地形、土壤等自然赋禀,形成了独特的农业生产条件,更孕育了各具特色的地方农产品。乡村要振兴,围绕土特产,大有文章可做。
做好“土”字文章,利用乡土资源突优势。“土特产”之所以“土”,是基于不同的地理条件和农业资源,形成各地与众不同的物产,这是“独一份”的自然根脉。如果不考虑本地气候条件,盲目种植,不考虑土壤结构,跟风栽培,不考虑本土特色,胡乱选种,那全国各地的产业将千篇一律,万万不可。“土特产”是独特乡土资源孕育的地域产品,也是一个地方独具一格的重要标志。做好“土”字文章,重点是开发利用乡土资源,按实际种植、按需种植,挖掘释放其蕴含的价值潜力。同时,要培育新需求、运用新技术、探索新手段,以差异化、特色化为核心发展目标,注重开发农业产业新功能、农村生态新价值,培育发展乡村特色产业、休闲旅游业,发挥好三产融合的乘数效应。
做好“特”字文章,遵循因地制宜找路子。回到家乡,与三五好友相约追寻“儿时味道”;走亲访友,带上土特产作为伴手礼;假期返程,父母在行李塞满家乡特产……人们在土特产中感受家的味道,也在其中品味浓浓乡愁。以土特产忆乡愁,关键是在“特”,这个味道哪个也代替不了,这个手法哪个都模仿不来,这个东西哪也买不到,因地制宜,突出地域优势,要在产业发展上深耕“差异化”,在产品研发上突出“特色化”,把“特”字发挥到极致,便能打造出无二的特产,唤起在外游子那“忘不掉的味道”。新形势下做好“特”字文章,既要做到“人无我有”,强化比较优势,又要做到“人有我优”和“人优我精”,打造竞争优势,进一步将特色产业做大做强。
做好“产”字文章,擦亮产业品牌走出去。黑龙江和广西的一场文旅互动,让黑龙江本地特产蔓越莓“火出圈”,也让更多“隐藏款”土特产走进大众视野,四川鱼子酱、安徽鹅肝、贵州抹茶……许多网友也纷纷感慨,“土特产”藏得太深,作为本地人也是鲜有所闻。做好“产”字文章要擦亮农产品品牌,一方面品牌的力量源于对品质的追求,要以高质量产品供给筑牢农业品牌根基,以工匠精神着力提升产品品质。构建严格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强化全程监管和原产地保护,确保农产品品质过硬。另一方面,要为品牌注入文化内涵,直击人心,深入挖掘当地农业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技艺、乡风民俗等元素,利用新媒体宣传出去,促使老工艺、老字号“发新枝、长新芽”,锻造有市场影响力的农产品品牌。
凡本网注明“来源:时评界”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作者和时评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时评界”。纸媒使用稿子,须告知本网站,由本网站提供作者联系方式,由纸媒支付稿酬。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时评界)”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方式:电话: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时评界暂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网均视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项声明。
·高连奎:一战国际秩序大博弈 (2014-03-19)
·前三十年看王石柳传志 后三十年看李河君李书福 (2014-01-07)
·高连奎:亚当斯密对中国的批判不靠谱 (2013-12-23)
·“不能让金钱主导一切”——桑德尔旋风的中国意义 (2013-12-14)
·自发秩序,还是社会契约? (2013-12-03)
廖卫芳:本科毕业当“猪保姆”就不体面了吗
王佳祺:守护舌尖上的安全 干部的责任与担当
李洋:乡土文艺焕发活力,文化助力乡村振兴
曹灿辉:别把付费面试辅导当求职捷径
又见“不合理低价游”,涉事游客难辞其咎
《沙丘2》:古老复仇叙事下的女性觉醒与星际
殷建光:保护消费者权益强 促进消费稳增长快
李永波:把党史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经常落在平常
骆鑫茹:以新质生产力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