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文良:让更多的弃矿坑实现华丽转身
作者:袁文良 稿源:时评界 编辑:洪小兵
春分过后,天气变暖,各地市民游客纷纷换上春装走出家门,感受浓浓春意。据央视新闻报道:在安徽含山县仙踪镇大山尾矿坑公园,千亩油菜花海正值观赏季,游客漫步在花海中,有的拍照留念,有的放飞风筝,共同享受悠闲的春日时光。绿色的矿山阶梯、碧波荡漾的水塘、黄灿灿的金色花海,废弃矿山变身农耕生态休闲公园。
我国是世界第三大矿业大国,据近年来的统计数字显示,全国拥有大小矿山约15万多座,其矿坑更是多到无法统计。随着岁月流逝,越来越多的矿坑因资源枯竭而被废弃。而这些废弃矿坑一般都存在粉尘、涌水、滑坡、泥石流等隐患,还存在土壤板结、重金属污染和水源污染等问题,因而这里不适宜人居住。正因为如此,许多地方出于保障游客生命财产安全的考虑,对辖区内废弃的矿坑进行封闭。
而近年来,随着旅游成为人们休闲度假的首选,春暖花开季节徜徉花丛之中成为人们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包括安徽含山县在内的许多地区都对废弃矿坑进行了改造开发,将其建设成千姿百态的花海,吸引着八方游客到此驻足拍摄,细嗅芬芳,尽享自然馈赠。因此,各地不妨借鉴安徽含山县等地改造开发废弃矿坑的成功做法,也对本地的废弃矿坑进行改造开发,使之实现华丽转身,成为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青的新的“网红”打卡地。
一是要组织专人对辖区内的各类废弃矿坑进行拉网式摸排,逐一弄清其地理位置,了解其形成历史,掌握其内部风险除患,查清其原属责任单位,从而建立起明晰的矿坑台账,并根据不同的地理位置和不同的形成历史,分别明确主体责任单位,使每一个矿坑都有人管,以避免矿坑的安全隐患引发安全事故。
二是要组织专家在对废弃矿坑现场查验的基础上进行充分论证,对不具备开发条件甚至就无法开发的矿坑进行彻底封闭,并组织人员进行不间断巡查,对那些欲进坑“探险”的游客予以及时劝离。对可以开发的矿坑,要按“一坑一案”的原则制定详尽的开发方案,并根据其地理环境确立合适的开发项目,实现一年四季都让人心向往之。
三是在对相关矿洞矿坑进行开发建设时,要突出“以游客为中心”的理念,完善交通条件、安装照明设备、增加小憩空间、标明行进路线、设置安全提示,并开发特色美食,增加游乐设施,完善救援机制。同时要深度挖掘与矿坑有关的人文故事,培训一批讲解员,免费或低收费向游客讲解介绍,从而使游客游得开心、玩得舒心、吃得放心。
此外,对投入运营的矿坑还要加强日常服务管理,配备相应的工作人员,在矿坑内巡查,在为游客提供贴心服务的同时,引导游客爱护矿坑内的一草一木一花一石,杜绝攀登树木、折枝摘花、乱丢垃圾、毁坏环境的不文明现象,并在离开时带走观光游赏中产生的所有垃圾并妥善处理,绝不留下“一地狼藉”。
凡本网注明“来源:时评界”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作者和时评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时评界”。纸媒使用稿子,须告知本网站,由本网站提供作者联系方式,由纸媒支付稿酬。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时评界)”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方式:电话: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时评界暂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网均视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项声明。
·高连奎:一战国际秩序大博弈 (2014-03-19)
·前三十年看王石柳传志 后三十年看李河君李书福 (2014-01-07)
·高连奎:亚当斯密对中国的批判不靠谱 (2013-12-23)
·“不能让金钱主导一切”——桑德尔旋风的中国意义 (2013-12-14)
·自发秩序,还是社会契约? (2013-12-03)
李蓬国:“加班文化”是时候退出历史舞台了
王海燕:年轻党员正当时
陶淑杰:熔铸“三心”,锻造党员干部的时代风
王毓:以青春之我铸就时代华章
廖卫芳:防范“装孙子式”骗局需多方发力
廖卫芳:“校园欺凌”与中考挂钩是一记妙招
龙晨悦:人才培养亟需“趁热打铁”
翟云雪:花样年华当如“花”般绽放
维扬书生:桂林文明公约现“热爱徐汇”,别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