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蓬国:尿裤子被开除,该治的是“冷漠病”
作者:李蓬国 稿源:时评界 编辑:洪小兵
男子喝多了酒,乘坐公司班车回家的路上,竟在车上尿湿裤子,公司以此为由将其开除!合法吗?双方闹至法院……法院审理老何尿裤子无主观恶意,公司属违法解除,应支付赔偿金6万余元。(3月24日极目新闻)
男子因醉酒在班车上尿裤子遭开除的新闻,像一块试金石,测出了某些企业“制度刚性”与“人性弹性”的失衡。涉事企业高举《员工手册》认定“严重违纪”,看似程序正义,实则暴露了管理思维的“机械锈蚀”——毕竟在有些人眼里,员工不是有血有肉的生命,而是随时可替换的零件,稍有磨损就扔进回收站。这年头,洗刷裤子上的尿渍容易,洗刷管理中的傲慢与冷漠才难。
把生理失态与“恶劣影响”强行挂钩,堪称当代职场荒诞剧。按此逻辑,员工感冒咳嗽是否算“生化袭击”?低血糖晕倒是不是“扰乱生产秩序”?若真如此,医院的发热门诊早该挂上“企业合规示范窗口”的牌子。某些企业执行制度时,总把“以人为本”四个字锁进档案柜——他们要求员工遵守钢铁纪律,自己却对“温度管理”过敏。
更值得玩味的是争议焦点。《员工手册》将“造成恶劣影响”列为红线,但“影响恶劣”的标尺究竟握在谁手里?是沾了尿渍的座椅,还是沾了偏见的管理思维?2023年《中国企业员工权益报告》显示,31%的劳动争议源于企业对“轻微过失”的过度反应。当“从严管理”变成“从严开除”,《劳动法》保护劳动者的善意,早被某些人用制度的砂纸打磨得面目模糊。
国内某科技公司处理类似事件的做法值得借鉴:员工因压力过大在办公室情绪崩溃,公司安排带薪心理疏导假期,归来后调整绩效考核权重。两相比较,境界立现——前者把错误当报废单,后者把过失当修正液。毕竟人非程序,谁能永远精准运行?企业管理若只剩冰冷的条款,不如直接采购机器人流水线,还能省去人文关怀的成本。
那些迷信“杀鸡儆猴”的管理者该醒醒了:中国社科院调查显示,过度严苛的制度使企业年流失率平均增加18%,隐性成本远超想象。当“小错重罚”成了常规操作,当“人性化”沦为宣传口号,企业得到的不过是整齐划一的考勤表,失去的却是员工的创造力与归属感。这笔账,到底划算不划算?
说到底,尿裤子被开除的闹剧,照见的是职场文明的“发育滞后”。我们当然反对酗酒误事,但更该警惕某些企业把“制度刚性”变成“人性荒漠”。“同理心失禁”比“生理失禁”更严重,是一种“冷漠病”,得治。毕竟规章是死的,管理是活的——给过失留一道宽容的缝,或许比焊死所有门更能守住企业的体面。
法律从未要求企业做圣母院,但也没允许把管理条例当“免责符”。与其举着放大镜找员工的狼狈,不如先擦擦管理的蒙尘镜:当你在晨会上高喊“狼性团队”时,有没有给“人性温度”留个座位?
凡本网注明“来源:时评界”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作者和时评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时评界”。纸媒使用稿子,须告知本网站,由本网站提供作者联系方式,由纸媒支付稿酬。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时评界)”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方式:电话: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时评界暂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网均视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项声明。
·高连奎:一战国际秩序大博弈 (2014-03-19)
·前三十年看王石柳传志 后三十年看李河君李书福 (2014-01-07)
·高连奎:亚当斯密对中国的批判不靠谱 (2013-12-23)
·“不能让金钱主导一切”——桑德尔旋风的中国意义 (2013-12-14)
·自发秩序,还是社会契约? (2013-12-03)
王毓:人才培养需“多方合力”
武艳君:校际牵手破壁垒 共谱教育新篇章
徐蕾:停暖之后,温暖如何“续航”
李蓬国:“加班文化”是时候退出历史舞台了
王海燕:年轻党员正当时
王毓:以青春之我铸就时代华章
廖卫芳:防范“装孙子式”骗局需多方发力
廖卫芳:“校园欺凌”与中考挂钩是一记妙招
龙晨悦:人才培养亟需“趁热打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