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洋:莫让AI“算力”替代干部“脚力”
作者:李洋 稿源:时评界 编辑:洪小兵
当下这波AI浪潮,比夏天的高温还要滚烫。政务大厅里,智能客服把“请稍等”说得比相声贯口还溜;办公室电脑前,数据平台自动生成的工作报告比老会计的算盘还快。可要真让AI替干部们把活全干了,就像让机器人跳广场舞——动作再标准,也跳不出大妈们那股子热闹劲。当下一些地方盲目跟风搞“智慧政务”,智能语音接待群众时,硬是把“低保申请”听成“地板装修”;数据平台自动生成的调研报告,把东村的鱼塘面积算到西村的麦田里。这些云端浮萍扎不进泥土,终究是漂在水面的油花,解不了基层的渴。
干部们使用AI,得学老中医抓药,讲究个君臣佐使。比方说走访居民前,先让AI把大家反映的问题理清楚,带着这份“问题清单”上门办事就能做到“药到病除”;碰上独居老人家里漏水,手机扫一扫裂缝,AI马上能出维修方案;遇到邻里吵架,随手翻翻系统里的调解案例库,说话都能说到点子上。这AI用得就像老农使唤耕牛,牛拉犁省力气,但往哪块地走还得人说了算。
干部脚下沾的泥土,才是AI算不出的民生温度。就像疫情防控那会儿,人工智能可以精准统计核酸检测数据,但楼道里那声“大爷大妈,下楼做核酸啦”的吆喝,还得靠网格员扯着嗓子喊。新时代的干部,左手要攥紧AI这个“云算盘”,一笔一划算清民生账;右脚得踩实田间地头的“黄胶鞋”,一步一印访实民情需。毕竟,再聪明的AI也学不会群众递茶时的那抹笑。技术革新跑得再快,终究追不上老百姓心里那杆秤——秤砣是冷是热,还得靠干部的双手去掂量。
在数字化赋能基层治理的实践中,既要避免广大党员干部将其神化为替代人类决策的“超级大脑”,更不能被视作威胁就业稳定的“洪水猛兽”。好比骑自行车,AI是车轱辘,干部是车把手,车轱辘转得再欢实,方向还得靠人把握。要学会既能飞上云端看全局,又能落地生根解难题。说到底,为民服务不是敲键盘比赛,键盘敲得再响,不如门槛跨得勤快;数据跑得再快,不如家常唠得贴心。
凡本网注明“来源:时评界”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作者和时评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时评界”。纸媒使用稿子,须告知本网站,由本网站提供作者联系方式,由纸媒支付稿酬。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时评界)”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方式:电话: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时评界暂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网均视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项声明。
·高连奎:一战国际秩序大博弈 (2014-03-19)
·前三十年看王石柳传志 后三十年看李河君李书福 (2014-01-07)
·高连奎:亚当斯密对中国的批判不靠谱 (2013-12-23)
·“不能让金钱主导一切”——桑德尔旋风的中国意义 (2013-12-14)
·自发秩序,还是社会契约? (2013-12-03)
袁文良:对“农资忽悠团”要坚持露头就打
刘苏怡:青烟不扰青山色 心香一缕寄春风
陶淑杰:践行八项规定,筑牢党员作风基石
王佳祺:以身作则,践行中央八项规定
王帅:深耕希望田野 绘就乡村振兴时代画卷
李永波:青年干部要扎根基层沃土不负青春韶华
王会亮:鼓励群众说真话讲实情
于晓倩:以奋斗之姿,担青年之责
陶淑杰:党员干部要点亮八项规定的金色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