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喜林:张一弓先生去世是“文学豫军”重大损失
作者:郭喜林 稿源:时评界 编辑:时小川
“八十年风雨兼程,铁弓铮铮,肝胆照人秦时月;四百万锦绣文章,碧血斑斑,柔情润物陌上云”。著名作家张一弓因病医治无效,于2016年1月9日14时59分在河南省人民医院逝世,享年81岁。闻听噩耗,著名文艺评论家鲁枢元写下上面的悼念词句。张一弓是土生土长的河南作家,是中国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标志性作家、开了反思文学先河,曾连获几届全国优秀中短篇小说大奖,代表作有《犯人李铜钟的故事》《黑娃照相》《远去的驿站》等。一位文学大家走了,但他留下的巨大精神财富不会离去。(大河报1月11日)
众所周知,张一弓先生不仅是河南“文学豫军”的杰出代表,而且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著名的作家。如果用眼下的时尚词汇来表达的话,那就是张一弓先生有着很多的粉丝。可以说,有很多文学爱好者就是读着他那精美的小说逐渐地成长为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的。而且,笔者就是张先生的小说精神食粮受益者;而且,在张先生一篇又一篇全国获奖优秀作品的熏陶下,笔者和身边的文学爱好者踏着张先生在文学事业上的足迹,我们学会了默默耕耘。而且,让我们通过细心研读张先生的作品,才慢慢地懂得了什么是作家的生活感受,什么才是作家与众不同的生活感悟。只有把生活感受转化为生活感悟,作家才能通过提炼,表达出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文学语言来。
然而,正当我们都在为河南经久不衰的“文学豫军”深感自豪与骄傲时,新闻媒体却传来了张一弓先生去世的噩耗。对此,我们深表沉痛哀悼!对此,我们希望他的家人节哀,并保重身体。
在张一弓先生的小说作品中,用白描手法的广角镜头和近景巧妙地为我们深刻揭示了作品中主人公的个性特征。而且,张先生注重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而且,张先生能把作品中人物之间心灵深处的细节和心理变化刻画的出神入化;而且,张先生的小说语言扣人心弦,情节生动感人,能抓住读者的心,让读者打开作品之后爱不释手,必须一鼓作气把张先生的作品通宵达旦看完;而且,张先生能深入刻画和表达出人性中的善良之美和人性中的缺陷。
可以说,张先生的作品奉献给人们的精神食粮是自力更生、坚忍不拔、艰苦奋斗、百折不挠和锐意进取。他的作品能够带给人们鼓舞与激励,他的作品都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人生哲理,能够使读者从作品中的人物内心变化中得到大彻大悟的心灵共鸣。当读者和作品中的人物产生思想共鸣时,人与人之间才能建立在相互理解与信任的基础上以心换心,进而使社会更加和谐与稳定。
张一弓先生作为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反思文学”的重要代表作家,他的小说《犯人李铜钟的故事》和《张铁匠的罗曼史》便是他在读者中最具影响力的代表作。而且,由于张先生的小说与农村题材不可分割,因此又被称之为“乡土小说”和“乡土文学”。张先生之所以对农村题材的小说作品情有独钟,是因为与他的新闻记者和编辑工作经历有着特殊的关系,是因为他经常深入农村和农民产生了深厚感情。尤其是因为他所写的短篇小说《母亲》,而遭受了错划右派的特殊经历。而这个20年的磨难,又极大地成就了张一弓先生成为中国当代作家的愿望。尽管从1956年之后到中国文学20世纪70年代末的复苏长达20年,但是,20年的时间与历史跨度却未能磨灭张一弓先生的文学梦,而是更加激发了他的创作积极性与爆发力。由于中国文学遇到了复苏的春天,所以,张一弓先生的小说创作一发而不可收,而且屡屡在全国荣获大奖。
可以说,张一弓在河南的“文学豫军”队伍中具有旗手的引领作用;可以说,张一弓先生为河南的文学事业鞠躬尽瘁,做出了巨大贡献。因此,我们应当永远把张一弓先生定格在记忆中;因此,我们应当向张一弓先生学习。只有不断地向他学习,并从他的创作实践中获得丰富营养,才能提升我们自己的创作水平,才能像张先生那样坚持不懈地深入生活,才能真正了解和理解广大农民朋友的喜怒哀乐,才能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写好美轮美奂的中国故事。
而且,笔者衷心祝愿张一弓先生一路走好!“文学豫军”中虽然少了张一弓先生,但是大家会更加努力地继承和发扬他的顽强拼搏精神,把河南“文学豫军”这个品牌建设好,并通过传帮带,让“文学豫军”长盛不衰,永葆青春!
凡本网注明“来源:时评界”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作者和时评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时评界”。纸媒使用稿子,须告知本网站,由本网站提供作者联系方式,由纸媒支付稿酬。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时评界)”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方式:电话: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时评界暂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网均视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项声明。
·高连奎:一战国际秩序大博弈 (2014-03-19)
·前三十年看王石柳传志 后三十年看李河君李书福 (2014-01-07)
·高连奎:亚当斯密对中国的批判不靠谱 (2013-12-23)
·“不能让金钱主导一切”——桑德尔旋风的中国意义 (2013-12-14)
·自发秩序,还是社会契约? (2013-12-03)
侯文学:银行不能拒收零辅币
周歌:“打110寻刺激”,公共资源岂容戏弄?
胡海军:公共场合的错别字为何总能成新闻?
梁江涛:《非诚勿扰》应直面“割肉”之痛
与圈内知己恋爱的刘翔,这次很靠谱
充气娃娃充当副驾驶,能保平安?
朱波:榜样是说服,示范是引领
李云勇:劝君不喝一杯酒,遵纪守法有前途
白墨: “的哥夜班猝死”呼唤健康工作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