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红宁:手机不是冤大头
作者:练红宁 稿源:时评界 编辑:洪小兵
前不久,国内一所大学的一个学院拟实施“上课前所有同学交手机”。规定尚未施行,便引发网上热议。支持者有之,反对声也不小。对中小学生“课前收手机”,很多人赞同,但对大学生而言,是否合理?收手机,能否让“低头族”的目光从屏幕回到黑板?(《人民日报》4月26日)
不免让我替手机说几句公道话。
我是主人钟爱的手机朋友,科技的飞跃进步,我们情同手足,形影不离,密不可分,尽心尽责,让主人沟通心灵、上网聊天、学习阅读、享受生活、其乐融融。然而,有些主人贪玩成性、贪财成迷,影响他人,贻害自己,使我们蒙冤受屈,深受其辱。
这不,个别学校竟关了禁闭,让我们伤心不已。尽管一百个不情愿,为了孩子们成长成才,还是忍辱负重。其实,我们不是孩子们的洪水猛兽,只要老师正确地引导孩子们传播和承载着正能量,教会孩子们取舍和高尚,我们就不会打扰你们的学习和生活秩序。我们不希望,老师讲课的时候,一声突然的怒吼让课堂噪动;我们不希望,同学们静心温习的时候,一声叫唤惊醒了主人们的思考;我们不希望,把大量精力泡在我们的身上,浪费宝贵的时间和青春,甚至影响到学业。凡事都有个度,学生过度亲近了我们,必然疏远了学习,影响到功课和成绩,我们就成了不可饶恕的千古罪人了。
生活节制方能远,这是辩证的规律。恳请年轻的朋友特别正在读书的学生主人们,懂得自律,学会识别,体谅老师的良苦用心,养成劳逸结合等良好的生活习惯,让我们多休息、少劳累、少做无用功、少做害人事。请不要把我们变成人神共愤的坏蛋,那样我们也会恨你、恨你,永远恨你,不喜欢你这样的主人。只要你们在学习上下功夫,用我们为提升文化加油助力,我们乐此不疲,鞠躬尽瘁;只要你们把学习搞上去,我们才得以安安心心地陪伴着你们的优美人生,为你们的前程和荣耀自豪。
说完了手机的冤屈,不能不提起最近发生的一件怪事。为了等今年刚开办的某民办小学的报名机会。有138位家长排了通宵,一天共有3000多人报名,对应160人的招生名额,最终可能是20挑1争取这所小学的入学机会。从买学区房或找门路择校,到现在竞争民办小学,不少家长已调整了择校路径。
看到这样的窘境,不免让人辛酸。家长为了孩子这般拼命,就能培育出“钱学森”?值得不值得暂且不论,都是虚荣心在作怪,总觉得读上外校民校、出国留学留洋就高人一等,似乎读学区公办学校,就低人一等,这种误区和鼓噪,看上去是为教育着想,实则是在拆台。好端端的教育,过去根本没有这么复杂,现在被弄得来来回回的折腾,让群众费心,也让政府闹心,实在是不应该的。
我侄子本来在学校成绩还说得过去,结果也跟风被稍有点钱的家人送去民校,拼尖子反而掉队了,自信心没有了,特别是在民校里家庭条件比他好的多得多,学习氛围和吃苦劲头不足了,不是比学习,而且比享受,比电子设备,比家庭条件,大量的时候玩掉了、聊掉了,学习一落千丈,以致害了孩子,最后自己提出不上了,虽经力劝又上了半年,最后还是早退发毕业证书了结。几年之后,经历世事的冲击,他又后悔了,提出想上学的要求,这时醒过来有什么用呢。学习的机会和年龄都过去了,只能留下人生的遗憾。
作为市场经济的实践和补充,适当办一些民校给一些家庭条件好的孩子来上未尝不可,对教育和经济的支持,然而,如果变成扎堆放抢民校,就把方向搞错了,反倒成了一种病态。
没有知识就没有未来,公民教育是提高素质的基础。丢掉孩子就是丢掉未来,我们需要培育有理想有文化的劳动者,国家应当肯投入下功夫加大公办教育的力度和投入,让人民群众享受改革开放成果和教育民生,如果一味地把教育推向市场,刮起卖学校之风,既增加群众的负担,又影响孩子的学习,导致教育的畸形发展,那才是最大的失误。其次是教材要弘扬民族精神,潜移默化地铸造民族之魂,从娃娃抓起增强民族凝聚力,锻炼出经得起考验的新一代。再者,教育改革要面向教书育人,而不是把教育变成赚钱的摇钱树,是我们的底线,也是我们的宗旨。
凡本网注明“来源:时评界”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作者和时评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时评界”。纸媒使用稿子,须告知本网站,由本网站提供作者联系方式,由纸媒支付稿酬。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时评界)”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方式:电话: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时评界暂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网均视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项声明。
·高连奎:一战国际秩序大博弈 (2014-03-19)
·前三十年看王石柳传志 后三十年看李河君李书福 (2014-01-07)
·高连奎:亚当斯密对中国的批判不靠谱 (2013-12-23)
·“不能让金钱主导一切”——桑德尔旋风的中国意义 (2013-12-14)
·自发秩序,还是社会契约? (2013-12-03)
精准兜底扶贫 把好“最后一道保障线”
童工梦中猝死引发深层次反思
吴雪萌:“避难符”是信念缺失的精神鸦片
欧阳常乐:铁路大调图是在重绘“清明上河图”
曲征:领工资别成了“领烦恼”
韩红艳:“两学一做”不只是停留在口头上
孙伟:“公务员泄题”,暴露了什么?
程振伟:拿“网红”套任正非合适吗?
“学生群殴老师”道无情,看客更无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