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倾听民意 为民发声 开化民智

我要投稿
您的位置:首页 > 文体娱乐 > 列表

杜垚杰:莫让功利化“炒状元”再兴风作浪

2016-06-24 16:26:56 www.chinaqi.net 来源:时评界 有0人发表了看法
[导读]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闻。” 高考揭榜时,“状元风”再起。“金榜题名”作为人生“四大喜事”之一,自然值得庆贺。状元回乡,有古文形容道:“手...

  作者:杜垚杰 稿源:时评界 编辑:洪小兵

  连日来,今年各地高考成绩已经陆续放榜。据记者统计,截至发稿时,目前已有包括北京、上海等近20个省份公布高考分数线,与去年相比,各地的高考分数线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化。随着高考成绩放榜,备受舆论关注的各地“状元”也纷纷出炉。(6月24日中国新闻网)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闻。” 高考揭榜时,“状元风”再起。“金榜题名”作为人生“四大喜事”之一,自然值得庆贺。状元回乡,有古文形容道:“手捧钦点皇圣诏,足跨金鞍朱鬃马,前呼后拥,旗鼓开路,欢声雷动,喜炮震天,遍街张灯结彩。”但古时的“状元游街”与今日的“炒状元”又不能同日而语,现在的“炒状元”成为了政府的政绩、商家的金钱、学校的广告,使得状元风当中夹杂了太多功利。

  “炒状元”之所以能有市场,只因大众对高考的重视和对状元的崇拜。说到底,对“高考状元”的社会崇拜,既有传统科举制度的影响痕迹在内,又有社会对人类特殊能力的特定社会奖赏机制的意味,也和当代基础教育体系多年来实施“应试教育”的社会实践直接相关。换而言之,“高考状元”是“应试教育”的产物,炒作“高考状元”的“罪状”,则是“以分数高低作为唯一录取依据”。

  “高考状元”就一定是“天之骄子”“国家栋梁”吗?其实不然,“高考状元”并不与成才划等号,在所谓的“状元”队伍中,固然多数是学有成就,但也有的是学“疯”了,有的是学“傻”了,因此,对状元的盲目跟风和崇拜是片面而狭隘的表现。

  值得一提的是舆论媒体很好地抓住了公众对“高考状元”的热衷,乐此不疲的对“高考状元”进行大肆宣传报道,哪个省份的状元分高了,哪个地方状元发奖金了,哪位状元连夜被名牌高校接走了等等,就连“国民闺女”关晓彤也被媒体持续跟踪报道。我们不能说,媒体对“高考状元”进行宣传报道是纯粹功利性的工作,但是宣传过度上升到炒作的话,就会失去原有媒体的“味道”,进而引发的负面效果就会被放大。

  “解铃还须系铃人”,要让炒作状元之风不再兴起,就应从根源上,端正社会大众对“高考状元”的态度,在看待“高考状元”时,大众应报以平常心,因为高考并非是华山一条路,高考成绩的优劣并不是对孩子成就高低的最终宣判。要知道,但凡考试,就会有“金榜题名”,也会有“名落孙山”。在古代科举考试中,曾有不少“落第者”如诗仙李白、诗圣杜甫、风流才子唐寅,还有“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洵和著名的苦吟派诗人贾岛等等都是落榜生,他们坚信“天生我才必有用”,因而成就了一世英名。在封建闭塞的古代,落榜生也能成就一番事业,那么身处文明开放的现代社会,一次高考的落榜又算得了什么呢?其实,高考就是一场考试,有考分高的状元,也有高分普通的常人,大可不必把高考看的太重,不用把“高考状元”抬的太高,平常心就好。如果大兴“炒状元”之风,公众过度聚焦“高考状元”,不仅会给“望子成龙”心切的家长们以巨大的压力,并会把这种压力转移到孩子身上,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

  高考的帷幕俨然已经落下,但因高考成绩引发的功利化“炒状元”之风还未得到杜绝,为此,借用屈原《离骚》中的一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更多

热门关键词:高考 炒作 状元 杜垚杰

  凡本网注明“来源:时评界”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作者和时评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时评界”。纸媒使用稿子,须告知本网站,由本网站提供作者联系方式,由纸媒支付稿酬。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时评界)”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方式:电话: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时评界暂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网均视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项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