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振伟:“嗜考症”的病根是评价方式单一
作者:程振伟 稿源:时评界 编辑:时小川
《重庆晚报》报道说,西安某中学一高二女生患了“嗜考症”,症状是迷恋考试,如果有几天不考试就觉得“烦躁、空虚”,并且只要不能得第一就认为是失败,而考高分的目的,是赢得老师的夸奖和同学的羡慕。
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标志,是概念产生并放大事情的本质真相。作为考试大国的中国,热爱考试的学生足以海量计。却很少有家长或老师认为这有何不妥。但如把热爱考试到极端称为“嗜考症”并加以思考,很多人会发现,“嗜考症“也是不健康心理的表现,理应引起重视和干预,只是个体的病可以治,造成“嗜考症”的外部环境怎么治?
“嗜考症”其实是一个价值追求问题。社会对“嗜考症”这个概念不太熟悉,但“学霸”几乎是人人皆知。追溯“学霸”的来源,很可能是一些学习一般的同学对考试优异学生的“敬称”,其实也反映出不同考试表现学生之间的隔阂。那么这个词的出现,是否也说明了“学霸”在价值追求上的“唯考试至上”,到了让其他学生敬畏甚至厌恶的地步?“嗜考症”恰恰反映了部分学霸学生的追求单一,换句话说,他们就是要通过分数证明自身价值,就算要通过碾压其他学生获得成就感,这种表现往好处想,是积极上进,换一个角度来看,则是让学习的本义扭曲。
学习是要实现 人的充分发展。通过吸收传承前人积累的文明成果,实现原子个体的社会化发展。学习是为了探究知识和智慧,其 本质是作为社会关系总和的人的自我需要。“嗜考症“则是让学习异化 为”通过碾压别人实现自我价值“,哪怕一次考不上第一,都会“感到很难受”,而考高分,是要让别人夸奖甚至羡慕自己,让家长脸上有光。学习是终生的行为,学生时代有“嗜考症”的人,进入社会,没有了让自己感到成就感的“参照对象”,还能保持对学习的渴望和热情?那么不少状元老大了了,是否因为他们走出学校,失去了“嗜考”的动力,而不再继续学习呢?学习是因为发自自身需要的兴趣,或是为了解决具体问题,这样的学习才可持续,为了虚荣心而学习,不仅可持续性有限,而且是一种错误的学习价值观。
单纯批判“嗜考族”远远不够,问题主要出在学校和社会上。学校对学生的评价方式单一,导致学习上一招鲜的学生“奇货可居“。社会上崇尚”学霸文化“,导致明明患有”嗜考症“的学生沾沾自喜。一把尺子量所有学生,用一个模子套所有学生,只会让大多学生成为”失败者“。中国是人口大国,却远非人力资源强国,就是因为学校里的单一人才评价标准,扼杀了太多在其他方面有天赋的天才。唯分数论、唯学霸至少,只会让”嗜考症“成为“优点美德”。
学生的“嗜考症”主要来自外部生态。根除学生的“嗜考症”还是要从学校戒除“嗜考症”开始。唯分数论的单一评价方式不改, “嗜考症”就会泛滥。
凡本网注明“来源:时评界”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作者和时评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时评界”。纸媒使用稿子,须告知本网站,由本网站提供作者联系方式,由纸媒支付稿酬。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时评界)”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方式:电话: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时评界暂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网均视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项声明。
·高连奎:一战国际秩序大博弈 (2014-03-19)
·前三十年看王石柳传志 后三十年看李河君李书福 (2014-01-07)
·高连奎:亚当斯密对中国的批判不靠谱 (2013-12-23)
·“不能让金钱主导一切”——桑德尔旋风的中国意义 (2013-12-14)
·自发秩序,还是社会契约? (2013-12-03)
结婚“万紫千红一片绿”,你那有吗?
郭喜林:6平米鸽子房违法被罚60万,活该!
郭喜林:女司机不能把iPhone7和生命划等号
去年“双十一”下的单,咋还不到货?
郭喜林:由农民工脱鞋跪地取钱所想到的
醉江南:群魔乱舞的万圣节,幼儿园该不该过?
退赃不舍半路拿回30万是笔糊涂账
李云勇:学校有在教室楼顶建球场的权利吗?
郭喜林:捐献“生命种子”是对生命的崇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