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唳天:大学语文逆势突围 需先放下功利心态
作者:鹏唳天 稿源:时评界 编辑:洪小兵
在教育部一再重申要重视“大学语文”课之后,国内许多高校纷纷开始了行动。但无论是将其设立为除中文系以外本科生的必修课,还是一些大学老师将其作为教育科研的大课题,不可否认,在如今的大学课堂里,“大学语文”课依然处于边缘地带。透视这门课程所面临的尴尬,其实是为实现其所承载的教育理念和教育使命。(5月19日 光明日报)
语文课不光是学习如何应用汉语的一门课,更是从古典与近现代名著中感受中华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形成独特的审美与价值观。在教育部重申要重视“大学语文”课之后,国内许多高校纷纷开设了“大学语文”。但这些课程就好似没有“销路”,受制于既定的“课程安排”与学生需求,往往只能作为选修,学生们无非也就是去课上“点个名”,然后“该干嘛干嘛”。
之所以“大学语文”如此“尴尬”,主要是由于现存的一些普遍看法:从应对高中的考试角度来看,语文成绩不是个拉开“差距”的学科,似乎学好学坏一个样,时间还是“浪费”在学“数理化”上更“靠谱”;从就业的层面来看,似乎“大学语文”学好了也不如学好一门“实用”的专业,现实情况是找工作看的是技术,又不是审美。正是这种“功利心态”支配了大众的选择,让语文不论在教育过程中的哪个时期都倍显“尴尬”。似乎在“诗词大会”与“朗读者”大热之时,语文的魅力得到了升华,人们纷纷成为了语文的“粉丝”。但事实上,这也不过是“昙花一现”,节目的“热度”一过,“语文粉”也都“冷静”了下来。
笔者以为,“大学语文”要想破解“尴尬”境地逆势突围,不能只靠政府的倡议和节目的炒作。一方面,人文类的学科要侧重“体验教学”,而不是一个老师带着一帮学生在阶梯教室枯燥的“背书”。要调整高校课程设置,提升语文的课程比重与重视程度,加强课程的师资力量与授课建设才是逆势突围的基础。另一方面,“大学语文”的困局更是存在于整体教育体系中的尴尬。要一以贯之的注重培养学生的素质与审美,脱离应试的束缚,从根本上放下“功利心态”,从小建立应有的正常心态,营造健康的社会氛围,而非被“功利心态”所左右。
凡本网注明“来源:时评界”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作者和时评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时评界”。纸媒使用稿子,须告知本网站,由本网站提供作者联系方式,由纸媒支付稿酬。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时评界)”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方式:电话: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时评界暂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网均视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项声明。
·高连奎:一战国际秩序大博弈 (2014-03-19)
·前三十年看王石柳传志 后三十年看李河君李书福 (2014-01-07)
·高连奎:亚当斯密对中国的批判不靠谱 (2013-12-23)
·“不能让金钱主导一切”——桑德尔旋风的中国意义 (2013-12-14)
·自发秩序,还是社会契约? (2013-12-03)
丁家发:1000年还清欠款,真没法治了吗
曾德凤:好制度逼人变好
资助19年卧床大学同学是温暖的爱
曲征:是否设“观察口”,家长代替不了学生
李忠卿:2B车牌是懒政产下的怪胎
“虐待动物”拷问人们对生命的尊重
侯文学:老年人也须防“收藏品诈骗”
李忠卿:食材疑似变质,家长如何破局?
比基尼女当饭店服务员,吃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