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亚宁:人类真战胜不了写稿机器人?
作者:李亚宁 稿源:时评界 编辑:时小川
一段时间以来,写稿机器人在媒体和资讯网站上颇为抢眼。昆明报业写稿机器人“小明”仅用1秒的时间,就“写”出了一篇100多字的稿件。腾讯网发布的新媒体趋势报告显示,2016年第三季度财经机器人写稿量已经达到4万篇。(6月28日 人民日报)
机器人新闻写作固然具有效率高、反应快等特点,但人类的丰富情感和表达技巧,在深度撰写方面具有难以替代的优势。我们是带着情感来写作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情绪、情感,都有自己的文化底子,换句话说每一篇文章都会带着自己的影子。如果运用所谓的“机器人”写作,那所有的文章岂不都成了千篇一律的“八股文”?哪有个性可言?哪有创新可言?
除了人工智能的冲击,语文素养遭遇的挑战是方方面面的。比如网络低俗文化的侵袭。网络语言“语不惊人死不休”,网民在自嘲、调侃、戏谑中,生成了一些低俗的网络语言,有些已经浸染到平面媒体和广播电视媒体之中。当我们用“矮穷矬、颜值低”代替了“东施效颦、獐头鼠目”,用“小鲜肉”代替了“貌比潘安、玉树临风、顾盼神飞”,用“蓝菇香瘦”代替了“我心伤悲,莫知我哀”,那么我们的文化底蕴还是否足够深厚?我们的文化自信又该从何说起?
作家王蒙说过:“学好中国语文,是弘扬中华文化的前提。”国家近些年也在大力推崇国学文化,提高文化素养,增强文化自信。我们有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它能“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无论时代发展到什么时候,无论科技进步到什么地步,大到国家民族、小到生命个体,文化创造力和想象力都是不可或缺的。
凡本网注明“来源:时评界”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作者和时评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时评界”。纸媒使用稿子,须告知本网站,由本网站提供作者联系方式,由纸媒支付稿酬。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时评界)”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方式:电话: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时评界暂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网均视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项声明。
·高连奎:一战国际秩序大博弈 (2014-03-19)
·前三十年看王石柳传志 后三十年看李河君李书福 (2014-01-07)
·高连奎:亚当斯密对中国的批判不靠谱 (2013-12-23)
·“不能让金钱主导一切”——桑德尔旋风的中国意义 (2013-12-14)
·自发秩序,还是社会契约? (2013-12-03)
曲征:远离高招诈骗,不能只寄希望考生“当心
侯文学:莫被高招诈骗活动撞了腰
杨宝:“人生实苦 但请你足够相信”透露啥信
李忠卿:“桥塌是意外”让我更意外
向飞机发动机撒硬币“不予处理”,有所不妥
赵旭:《王者荣耀》火爆背后的反思
高永维:高考“状元热”需要降降温
千万莫让张扬毁掉高考状元
曲征:能否出台微信转账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