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假装”怎能抹杀2000万人的“生活”?
作者:北辰 稿源:时评界 编辑:洪小兵
这几天,一篇题为《在北京,有2000万人假装在生活》的文章,刷爆朋友圈。大家关注的焦点不在于“2000万人”这个庞大的数字,而在于“北京”这个让大多数人心之向往的地方。在这个网络舆论极度发达的今天,“一石总能能激起千层浪”,更何况这颗石子投放到的是万众瞩目的北京呢?人们对于正能量已经自动免疫了,但对于一切负能量的言论却有着“情有独钟”的认同感。
文章的作者不过是通过笔端宣泄自己“想在北京生活而不能”的自卑感与失落感。生活本无高低贵贱之分,你所生活的地方也并没有优劣之别;但文章作者作出一副“义愤填膺”的样子就难免有“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惺惺作态之嫌了。
正如心理学上所言,一个人缺少什么就会指责什么,源于内心极度的自卑感。笔者不惮以最大的恶意去揣测这位“兴风作浪”的人,不过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
因为自己“假装”,所以别人也在“假装”——这便是文章作者的逻辑——强盗逻辑。“子非鱼焉知鱼之乐?”你自己“假装”就够了,凭什么还要拉下“2000万人”一起“假装”?转发的人并不意味着发自肺腑的认同,不过是对“负能量”的一种好奇与偏爱。很多时候,人们忙得都不愿意去打开链接认真读一读文章,只要看一眼“标题”就摁下了转发键。很多转发者都是“置身事外”的旁观者,所以转得迅速而无所谓,从某种意义上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最有权力回应“假装”还是“生活”的是这“被标签”的2000万人,而不是因为某个人的情绪而一语成戳的,他没有独裁的权力更没有决定的资格。该作者一味吐槽“北京”和“老北京人”,也不过是逞口舌之快而已。如果北京真的像他所言如此不堪,那他当初为何又要“误入歧途”呢?北京,是很多有梦想人认定的“天堂”,机会虽多但压力也大,没有真才实学的终究被残酷淘汰。显然,该作者就是不幸被淘汰的,所以他便妄言北京是“地狱”。
每个人的观点都和自己的经历、知识储备、立场角度息息相关,是你的价值观决定了你的观点。该作者自己在北京待不下去了,就是世俗意义上的“失败”,便开始攻击自己当初挥洒青春的地方,口诛笔伐北京的同时也了侮辱了自己的梦想。一切的言论都处于他“逐名逐利”的价值观,或许把自己“一败涂地”的责任都推到“不近人情”的“北京”身上,自己的自卑心和虚荣心会得到很好的安慰与满足吧。只重结果不看过程,这样的“生活”确是“假装”的。
你可以“假装”也可以“生活”,那是你的选择,无人干涉。但请不要妄图去评断别人的人生,如果2000万人都像你一样“假装”,为什么他们不像你一样“逃离”?追求梦想的路上总是荆棘丛生的,但是拥有梦想的人都是甘之如饴的。正如汪国真先生所言,“不要想是否会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不要太斤斤计较所谓的“成功与失败”,古来成大事者从不在乎一城一地的得失、一时一刻的成败,“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凡本网注明“来源:时评界”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作者和时评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时评界”。纸媒使用稿子,须告知本网站,由本网站提供作者联系方式,由纸媒支付稿酬。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时评界)”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方式:电话: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时评界暂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网均视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项声明。
·高连奎:一战国际秩序大博弈 (2014-03-19)
·前三十年看王石柳传志 后三十年看李河君李书福 (2014-01-07)
·高连奎:亚当斯密对中国的批判不靠谱 (2013-12-23)
·“不能让金钱主导一切”——桑德尔旋风的中国意义 (2013-12-14)
·自发秩序,还是社会契约? (2013-12-03)
《鬼吹灯之精绝古城》:“鬼吹灯系列”经典再
曲征:“蹭凉”需要相互理解
让未成年儿子驾车上路,别拿生命开玩笑
10万礼金真是正常人情往来吗?
曹灿辉:农村学生防近视更需“制度保障”
于桂君:“暴走团事件”被忽视的真相
《醉玲珑》剧评:情到深处便无悔
野生动物园的规则,别拿生命开玩笑
袁庆峰:许愿池里捡不起失落的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