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军平:塑封的书何时能揭开神秘的面纱?
作者:郭军平 稿源:时评界 编辑:洪小兵
现在到了书店,看到满架的新书,凡是喜欢读书的人们总是会不自觉地拿起书来端详,看着那精致的包装,美好的书名,简直有些令人爱不释手。
可是,对于真正喜欢读书的人来说,大家关注地还是书的内容。内容怎么样,总不能看看作者和后面的几句提示吧!得要读者翻翻才能觉悟得到!笔者以前曾经买过这样一本塑封的书,书的作者还是一位全国著名的作家。看着那精致的包装,美好的书名,还有充满着诗意与诱惑的导读,终于还是把它买了下来。回来后,笔者撕开塑封的书皮,打开内容翻阅,谁知里面的内容与我的想象相去甚远。因为从导读来看,笔者以为是一本充满诗意的散文集,谁知翻阅内容却是一本小说集子,而且从文字内容去阅读,读了一页,笔者就再也没有读下去。不是笔者没有耐心,而是笔者从来读书不喜欢硬读。可以想象,这本书至今笔者还没有读完,吃了这个亏,笔者此后再也不敢买塑封的书了。
书塑封固然好,一是防水,一是防止放在书架落上灰尘,一是防止读者翻来翻去把书弄脏;还有一好就是能够增加一层神秘感,吸引读者的兴趣和购买欲。可是,在这么多好处之外,笔者却又有了担忧:如果像笔者一样的读者在买了一本看似很好的书后,但在打开书后却又产生了诸多的失望,那岂不是让读者从此以后对所有塑封的书产生了警惕了吗?至于其他人是不是这样的心理,笔者没有调查,但是对于笔者而言,现在就是这样的心理。因为“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心理阴影迟迟不能消失。
笔者以前也曾经买过不少的书,但是以前的书很少塑封,读者是可以随便翻阅试读的。我觉得当时的书不塑封还是好,这样读者就可以直接和书的内容对话。不管是名家,还是新秀,只要读者觉得合乎自己的胃口,真正喜欢,还是一样会购买的。这并不影响书的销售,反而可能因为书内容的精彩让读者掏腰包。
可是,看看现在新出版的书,塑封得越来越多,简直成了一种风气,反观没塑封的书,几乎看不到了。这究竟是保护书呢?还是拒人于千里之外呢?
在笔者看来,这样的“保护”实在要不得,因为在没有塑封以前,书照样不是卖得很火吗?对于新出版的书,一般的书商除了在书架上放上一两本样书外,其他的书不是都库存得很好吗?只要读者喜欢书,难道还怕买不到崭新的书?即使书架放上很多新书,书老板难道不可以做一个温馨提示:样书可供翻阅,其他书非买勿动。这样岂不两全其美,何必要塑封呢?再说,书塑封后,难免成本要加大,可是这加大的成本作者是不会掏钱的,出版社也不会掏钱的,那么,谁会掏钱呢?还不是羊毛出在羊身上,读者要承受这样的负担。再说,读者购到书后,都要撕开包装才能阅读,谁还会保留这个塑封呢?扔掉的塑封难道对环境不是一种污染?
鉴于此,笔者还是建议:去掉塑封的书皮,还书一个清亮的面孔。
凡本网注明“来源:时评界”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作者和时评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时评界”。纸媒使用稿子,须告知本网站,由本网站提供作者联系方式,由纸媒支付稿酬。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时评界)”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方式:电话: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时评界暂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网均视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项声明。
·高连奎:一战国际秩序大博弈 (2014-03-19)
·前三十年看王石柳传志 后三十年看李河君李书福 (2014-01-07)
·高连奎:亚当斯密对中国的批判不靠谱 (2013-12-23)
·“不能让金钱主导一切”——桑德尔旋风的中国意义 (2013-12-14)
·自发秩序,还是社会契约? (2013-12-03)
《河神》:烂尾难掩总体剧情惊艳
陈程:海事局职工“吃空饷” 应查背后受益人
宋鹏伟:吃瓜医生错在“见病不见人”
26岁妈妈带6岁女儿搞传销是罪恶
曲征:防止有偿补课反弹需建立长效机制
练红宁:网络其实是透明的!
叫停“萤火虫效应”,不能指望志愿者呼吁
王文哲:女厅官倒在一栋别墅之下引发的思考
李俊彦:从“蓬生麻中 不扶而直”看用人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