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征:经常出入网吧就不该纳入贫困生
作者:曲征 稿源:时评界 编辑:洪小兵
近日,陕西省教育厅等部门出台新规,规定高校家庭困难学生的认定标准,指出,经常出入网吧者不得纳入贫困学生之列。这一规定引发热议。(8月30日《华商报》)
随着各高校陆续开学,资助贫困生又成为学校的一个重点工作,而关于贫困生的认定工作,也同样摆在每个大学面前。往年在贫困生认定方面,因为一些大学认定标准缺乏科学性而受到人们诟病。比如有的大学以学生穿着以及是否购买高档电子设备来作为认定标准,还有的以过去某一段时间内校园卡食堂中餐、晚餐的消费记录来认定。
这说明,对于贫困生标准的认定确是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弄不好就会遭遇吐槽。也从一个侧面说明,高校真的想“好钢用在刀刃上”,真的想让有限的助学资金用在真正需要的学生身上。
所以,对于一些看似过于“苛刻”的认定标准,还是希望人们能够持一种理解与宽容的态度,毕竟,家境贫困的学生脸上没有刻着“贫困”二字,最终只能通过一些标准来认定。
拿“经常出入网吧”该不该认定为贫困生来说,有人认为贫困生之所以去网吧,原因是因为买不起手提电脑,再说学生进网吧不一定是打游戏,说不定是去查资料。不过在笔者看来,这种说法经不住推敲。一是经常出入网吧,开支不小,这对于一个真正的贫困生而言,其实是吃不消的;二是现在的每个大学生一般都有智能手机,即便贫困生也不例外,而学校里一般都有免费WIFI,所以通过手机上网查资料也讲得通。即便贫困学生没有智能手机,学校里也有微机房,其他同学也有电脑,倘若真的查找资料,完全可以借助学校或者其他同学的电脑,而不必往网吧里跑。经常往网吧里跑,要说不去玩网游,恐怕连其本人也不会相信。
说实话,尽管在有钱人看来,光顾网吧属于低端消费,但是一个经常去网吧消费的大学生,还是令人难以相信其家庭真的贫困到难以支付其学习与生活费用的地步。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越是家境贫寒的孩子,应该越是将主要精力用在学习上,以报答父母的供养之恩。况且国家提供的助学资金数额有限,理应最大限度地用在学习与基本生活上,而不是用在网吧游戏上。倘若国家有限的补助资金用于网吧游戏,这样的资金花的就有些冤枉。
或许有人会说,贫困生不能经常上网吧,这是否侵犯了他们上网的权利与行为自由?是否涉及到贫穷歧视问题?笔者认为,经常出入网吧不得纳入贫困生的规定与权利和歧视无关。倘若一个人的经济状况能够支撑自己经常上网吧,并且想要维护自己上网的自由和权利,那么很简单,放弃贫困生申报就行。
凡本网注明“来源:时评界”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作者和时评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时评界”。纸媒使用稿子,须告知本网站,由本网站提供作者联系方式,由纸媒支付稿酬。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时评界)”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方式:电话: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时评界暂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网均视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项声明。
·高连奎:一战国际秩序大博弈 (2014-03-19)
·前三十年看王石柳传志 后三十年看李河君李书福 (2014-01-07)
·高连奎:亚当斯密对中国的批判不靠谱 (2013-12-23)
·“不能让金钱主导一切”——桑德尔旋风的中国意义 (2013-12-14)
·自发秩序,还是社会契约? (2013-12-03)
霍彦美:规划好游客和景区的“双向和谐”关系
侯文学:警惕不良商家“营销套路”
丁家发:两成青少年尝试吸烟,教育不该缺位
张学迁:教唆幼童开车,涉嫌违法
青岛取消限行彰显尊重民意
赵霞:多方合力破解“假名师”之乱
彭忠富:中小学校“十羊九牧”非改不可
苗凤军:爱情之花在坚守与奉献中绽放最美
李忠卿:“看病前先买书”也是一种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