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鹏伟:老师凭什么向家长“求助”?
作者:宋鹏伟 稿源:时评界 编辑:洪小兵
“哪位家长方便打印一下这个材料?”“哪位家长有时间来整理一下教室?”……记者近日采访武汉近百位中小学生家长发现,如今在班级QQ群里,这类信息并不少见。面对老师发出的这类“求助信号”,有些热心家长争先恐后“抢任务”,但也有不少家长叫苦不迭,认为这样的“家校合作”有些越界。(《长江日报》10月26日)
这条新闻之所以会引发共鸣,一是具有相当的普遍性,二是很多家长已不厌其烦,却又敢怒不敢言。没办法,谁让“孩子在人家手上”?
话糙理不糙。老师和家长的关系,是通过孩子建立起来的,即使日后在相处过程中产生了友谊,其纯洁性也有待检验,比如在孩子毕业以后。在班级QQ群、微信群里发出“求助信号”,几乎百分百可以排除友谊的成分,纯粹是利用权力引诱和要挟家长,否则你让这位老师在孩子毕业后再试试?
说是求助,其实就是委婉地要求和命令。有些老师也并非真有错觉,多是揣着明白装糊涂,想要充分利用“孩子在我手上”的优势,尽可能榨取家长,本质上与贪官索贿并无区别——掌握审批权的官员问商人借车、借钱时,商人敢说不?日后敢要吗?谁又会真的以为这是因为交情深呢?
将理应学校做的、老师做的,纷纷转嫁给家长,这就是目前很多“家校合作”跑偏后的景象。开学前整理教室让家长来,正常的班级用品通过班费来购买,甚至以“自愿购买”的方式推销教辅书、课外读物来赚取回扣,无不是在以权谋私,也无不恶劣而下作。这些老师们深知,家长们绝不可能铁板一块:有些家长正好借此机会向老师变相送礼,而更多家长则担心孩子被恶劣对待而只好就范,还不得不做出一副心甘情愿的样子来。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有了这样的学校和老师,孩子所受的熏陶可想而知,家长也必然战战兢兢——一旦孩子成绩下降或感觉受到不公平对待,便会想到是否因自己的财富、地位和表现不积极而拖累了孩子。这样的实践教育,无疑是最坏的榜样,而要想扭转这种局面,仅靠个别家长的抵制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行政主管部门的介入,尽早还学校一个公平的环境。
凡本网注明“来源:时评界”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作者和时评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时评界”。纸媒使用稿子,须告知本网站,由本网站提供作者联系方式,由纸媒支付稿酬。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时评界)”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方式:电话: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时评界暂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网均视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项声明。
·高连奎:一战国际秩序大博弈 (2014-03-19)
·前三十年看王石柳传志 后三十年看李河君李书福 (2014-01-07)
·高连奎:亚当斯密对中国的批判不靠谱 (2013-12-23)
·“不能让金钱主导一切”——桑德尔旋风的中国意义 (2013-12-14)
·自发秩序,还是社会契约? (2013-12-03)
孙蕊:一句话定全责 安全意识有待提高
许昭慧:“禁补令”遇阻亟待教育理念转变
饭店老板自费请环卫工吃饭 传递爱心正能量
李忠卿:相视一笑被扣分是何道理?
101岁老人会玩视频聊天令人敬仰
智能分类垃圾桶亮相南京 美丽中国建设人人参
刘超:女子带宝宝自考 为求知的渴望点赞
李忠卿:比没文化更可怕的是没人性
捡到1毛交警察,为这样的教育打c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