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灿辉:秋游“败”给兴趣班该反思的不光是家长
作者:曹灿辉 稿源:时评界 编辑:洪小兵
这些日子阳光明媚,许多小伙伴都忍不住要出去踏个秋。于是,海宁一小学三年级某班级家委会,就想在双休日组织一次一日游,带孩子们出去玩玩。据了解,为了锻炼孩子们的自理能力,这次秋游不需要家长陪同。原以为班里的大多数孩子都会参加这次活动,但没想到的是,40人的班级只有4人能参加,其他不能参加的人全因周日有兴趣班。(11月1日浙江在线 )
其实,秋游“败”给兴趣班,这一现象并不令人感到意外。长期以来,双休日孩子上课外兴趣班早已成为了他们课外生活的“标配”。对此,虽然舆论质疑不断,但是家长依旧“我行我素”,他们的行为选择大都变得趋同。
并不是说双休日孩子上课外兴趣班就绝对不可以,问题是让孩子真心喜欢的真正的课外兴趣班可谓少之又少,绝大多数课外兴趣班都已异化成了一种教育竞争,说白了就是课外补习班,不是孩子的兴趣,而是家长的要求。特别是孩子双休日同时上几个课外兴趣班的大有人在,孩子的学习负担越来越重,其弊病可谓不言而喻,也不必赘述。
又到秋高气爽时,利用周日让孩子走到郊外秋游,在和煦的阳光下,呼吸一下新鲜的空气,感受一下大自然的美好,放松放松心情,实在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其教育效果会远超兴趣班。秋游“败”给兴趣班,确实家长该反思。
家长应该认识到,教育的本质不是填满,而是唤醒,让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孩子素质不是技能的简单相加和知识的简单积累,而是一种做人的基本良知以及人生态度和判断力。如果将孩子素质仅视为升学“筹码”,则违背了教育的初衷,从长远来看,只会害了孩子。
当然,别让秋游“败”给兴趣班,该反思的也不光是家长。一是教育部门要负起责任,加强对义务教育“减负”管理,下大力气遏止“抢跑”教育,当好家长参谋,引导家长根据孩子的兴趣选择适当的课外培训,让孩子学得有趣,学有所获。二是相关监管部门要加强对校外培训机构的监管,使其不只以经济效益为目的,而要多尽社会责任,加强指导,让孩子选择适合他们的教育培训。三是社会也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确解就业“名校情结”,减少家长普遍弥漫着的教育焦虑。
凡本网注明“来源:时评界”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作者和时评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时评界”。纸媒使用稿子,须告知本网站,由本网站提供作者联系方式,由纸媒支付稿酬。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时评界)”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方式:电话: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时评界暂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网均视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项声明。
·高连奎:一战国际秩序大博弈 (2014-03-19)
·前三十年看王石柳传志 后三十年看李河君李书福 (2014-01-07)
·高连奎:亚当斯密对中国的批判不靠谱 (2013-12-23)
·“不能让金钱主导一切”——桑德尔旋风的中国意义 (2013-12-14)
·自发秩序,还是社会契约? (2013-12-03)
刘洋:拨开浮油看底料
王梓:双“11” 考验商家诚信的时候到了
隔山:“航班”PK“客专”为何不战而败?
王成成:微信购票是便民服务的又一次“提速”
练红宁:暖心背后的大期盼
曾德凤:看古人幽默探案
魏美红:磨难面前要饱有一颗勇敢善良的心
送回物品要200元是趁机敲诈还是另有隐情?
曾德凤:钱先生能耐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