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3》豆瓣评分创新低折射三种乱象需整治
作者:陆华北 稿源:时评界 编辑:洪小兵
2012年,一部《舌尖上的中国》点燃了中国人对传统饮食文化的集体记忆;大年初四,《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舌尖3》)在国人的期待中又亮相荧屏。然而,这部8集纪录片在开播到第3集时,已引发网络集体吐槽。豆瓣评分系统中,《舌尖3》已从最初的8.0高分下滑到4.7分。这反映出我国电视文艺作品创作过程中存在三种乱象亟待重视。
一是缺少严谨态度。《舌尖3》一处关于鲈鱼的段落引发争议,园林设计专家叶放,去太湖寻找花鲈,想应和“莼鲈之思”的典故。但最后镜头一转,厨师从鱼缸里捞起来的“太湖鱼中之冠”竟然不是花鲈。经专家反复比对确认,厨师从鱼缸里打捞上来的养殖鲈鱼是大口黑鲈。“花鲈”“黑鲈”虽然只是鱼的品类不同,却反映出节目制作缺少严谨的工作态度,存在应付了事的心理。近年来,电视节目“泛娱乐化”现象呈现井喷之势,部分电视节目缺少求证思维,一味求快求变求“创新”,特立独行、博取眼球,导致文艺作品创作质量不断下降。
二是传播错误信息。《舌尖3》出现的“给患有痛风的父亲煲鸡汤”等健康误区,也引发医务工作者吐槽。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医院痛风专科副主任医师王一飞直言:“由于痛风是慢性嘌呤代谢障碍所导致的疾病,而排骨汤、鸡汤、羊肉汤等肉汤中嘌呤含量很高,不太主张痛风患者喝这类荤汤。”另外,节目播出后,章丘铁锅“一锅难求”,激化了公众的不理性消费,给正常的商品经济市场带来诸多不稳定因素和负面效应。还有些电视节目甚至公然传播错误的价值观,“弘扬负能量”,妄议社会现象,“私分社会阶层拉仇恨”,给社会和谐稳定“扯后腿”。2017年广电总局下架的热播节目,皆不同程度存在上述问题。
三是“跟风效应”明显。当前我国文化市场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高水平文化产品的需求、不断提高的文化鉴赏力与尚不发达的文化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舌尖上的中国》前两季热播,导致全国的电视美食节目从原先的四十五档,激增到现在的四五百档。近年来,在社会资本逐利思想的控制下,我国电视节目尤其综艺节目“同质化”现象十分严重。以“脱口秀”“喜剧”“选秀”“明星”为主题的各类“真人秀”呈现“霸屏”趋势,节目制作质量层次不齐,甚至有些所谓的“明星”在节目中言辞低俗,一些“毁三观”的“新词”,在观众尤其是青少年当中流行泛滥起来,造成不良影响。
凡本网注明“来源:时评界”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作者和时评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时评界”。纸媒使用稿子,须告知本网站,由本网站提供作者联系方式,由纸媒支付稿酬。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时评界)”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方式:电话: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时评界暂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网均视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项声明。
·高连奎:一战国际秩序大博弈 (2014-03-19)
·前三十年看王石柳传志 后三十年看李河君李书福 (2014-01-07)
·高连奎:亚当斯密对中国的批判不靠谱 (2013-12-23)
·“不能让金钱主导一切”——桑德尔旋风的中国意义 (2013-12-14)
·自发秩序,还是社会契约? (2013-12-03)
张楠之:文艺领域回归理性,艺考热才能降温
郭喜林:谁来保护被骗术“围猎”的老人?
江德斌:“吉利收购戴姆勒”再证要坚持实体经
曲征:压岁钱别异化为“大人给大人的钱”
郭喜林:文化执法大队长打砸KTV哪来的霸气?
《红海行动》燃爆春节档,向英雄致敬!
《红海行动》凭啥春节刷屏?
刘熙辰:“禁燃令”为什么形同虚设
春节错车引争执,打成泥人为哪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