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曾:应让读书成为一种自我升华
作者:张曾 稿源:时评界 编辑:洪小兵
“我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读书已经成为自己的一种生活方式,读各类的书,我想这是一个终身的爱好”,微视频《窑洞里的读书人》中习近平总书记这样说到。朴实而真切的话语中始终透露着一种坚韧,一种恒心,一种“心欲专,凿可穿”的强毅。
读书之于己,之于人,之于社会的意义,恐怕每个人都能说出很多。如刘向、杜甫所言,“书犹药也,擅读之可以医愚”“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又如高尔基、狄德罗所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不读书的人,思想就会停止”等等,其个中真意,已无需赘言。
然而,在如今电子信息化的时代,那种“持书一卷,便觉生出遁世之逍遥”的心境,在当下之大流中却再也难以出现。大多的我们不是在电子产品里日益“沉沦”,就是在功利化阅读中逐渐“迷失”;却独独忘记了惟有在翻开一本好书时,才有的那种“有人将智慧如同耳语一般告诉我,无孔不入地,渗透于生命的每一个罅隙”的饱满,以及那种“纵我孑然一身,但仍有世上最伟大的灵魂作伴”的不孤独。
龙应台的《亲爱的安德烈》中有句话,“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我想,这是对“为什么要读书”“读书有什么用”之类问题的最好解答。所以,年轻人每每在人生困惑的时候,在不知所措的时候,不是生活不,不是运气不好,根本原因其实就如杨绛先生说的,“你读书太少却想得太多”。
年轻的周恩来曾豪言:“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往昔峥嵘,可歌可泣。如今的我们或可不必有如此伟大抱负,但要努力使自己成为更好的人,或也是我们无从辩驳的现实。从无知的自我中解脱出来,于人友善,于己明达;从卑微的灵魂中自信起来,于人不卑,于己不菲;从狂狷的半空中俯身下来,于人敬重,于己谦逊……读书因此才会被赋予如此多美好的意义。就如茨威格所说的那样,“一个人和书籍接触得愈亲密,他便愈加深刻地感到生活的统一,因为他的人格复化了:他不仅用他自己的眼睛观察,而且运用着无数心灵的眼睛,由于他们这种崇高的帮助,他将怀着挚爱的同情踏遍整个的世界。”
“读一本好的书,就是和许多品德高尚的人谈话”,是法国科学家笛卡尔的名言。那些优秀的作品之所以能流芳千古,不仅仅限于文字精炼、构思精巧和文采飞扬,更在于其能够表达一些人类共同的准则,如对自由、勇敢、正义、忠诚的追求;如对感人至深的爱情、亲情、友情的讴歌、赞美;也同样包括对黑暗、丑陋的鞭挞与讽刺。或许,读这样的书,方是“初心”。又或许,正是这样的书籍在一直说服着我们,无论生命如何繁华或虚无,都要保持天真、虔诚、满含悲悯;促使我们完成着从幼稚到成熟,从无知到博学的自我升华!
《窑洞里的读书人》的片尾是一盏油灯映着一个正在读书的人的剪影,浑暗的窑洞里点点昏黄的灯光或明或暗,时间仿佛瞬地回到了曾经的那个年代:一本已经泛黄的、被翻得褶皱破旧的书卷,被一个知识青年如获至宝般捧在手里,或行走,或坐卧,其目光却始终停留在那一行行黑色精巧的印刷字体上,当他抬起眼睛,目光似穿过山峁、长天,里面饱含着的是深沉的欣喜和满足,以及能宽宥一切的远意。
凡本网注明“来源:时评界”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作者和时评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时评界”。纸媒使用稿子,须告知本网站,由本网站提供作者联系方式,由纸媒支付稿酬。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时评界)”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方式:电话: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时评界暂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网均视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项声明。
·高连奎:一战国际秩序大博弈 (2014-03-19)
·前三十年看王石柳传志 后三十年看李河君李书福 (2014-01-07)
·高连奎:亚当斯密对中国的批判不靠谱 (2013-12-23)
·“不能让金钱主导一切”——桑德尔旋风的中国意义 (2013-12-14)
·自发秩序,还是社会契约? (2013-12-03)
《头号玩家》注定成为影史上的经典之作
曾德凤:穷二代PK富二代
郭喜林:究竟是谁在抹黑“大衣哥”?
游德福:行窃同学,切记做人要厚道
向钟扬教授矢志教育担当奉献“种子精神”致敬
曾德凤:一刻不顶牛便舌头痒痒的
曹瑞晓:“吃甲鱼打白条”岂能“权力”买单?
车顶玩偶,看似酷炫,实为大隐患
张洁:纪检干部要杜绝思想麻痹现象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