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光宇:电影《夺冠》彰显中国精神
作者:肖光宇 稿源:时评界 编辑:洪小兵
作为今年国庆档率先开打的第一部影片,《夺冠》势必备受市场关注。灯塔专业版显示,截至9月25日下午13:30,《夺冠》票房已超3000万元。《夺冠》9月25日排片占比为29.1%,位列第一;其次为《八佰》排片占比为20.9%。
《夺冠》上映首日就取得如此佳绩,肯定与中国女排的传奇故事有关。众所周知,在上世纪80年代,中国女排曾获得过五连冠的佳绩,由此让中国女排成为“拼搏”的代名词,同那句“学习女排,振兴中华”的口号互为表里,一同铸就了彼时百废待兴却人心思齐的时代强音,也由此铸就了“女排精神”。
而将这一传奇故事变成电影,呈现在屏幕上,就是经过艺术再创作,把中国女排的精神演绎出来,这无疑是人们的热切期待。诚如陈可辛和电影全体主创人员所想,“大众对中国女排的情感已经远远超越体育本身,它跟整个社会、全民的期待、希望和自信都有关。每一个年代的观众,都能在电影里找回当年看女排的回忆。”
事实上,中国女排是一个集体,从教练到队员,历代女排人员都为这个光荣集体做出过重大贡献。而巩俐、黄渤、吴刚等知名演员扮演主角,使影片更加精彩。是所有剧组人员的倾心付出,以及中国女排家喻户晓的感人故事,才换来了《夺冠》“开门红”这个来之不易的佳绩。
今年国庆档是影院复工后的第一个大档期,而影片《夺冠》表现不俗,不仅展示了高超的时局韬略,也对现实分寸感有精准把握,让观众穿越历史,再次回到那个难忘的年代。中国女排的成功得益于改革开放,中国观众的摇旗呐喊,其实也是在为当时的中国振臂一呼,感知到中国与世界的融合。从八十年代一直到本世纪,“冲出亚洲,走向世界”,不仅是女排和中国体育的经历,也是中国各行各业的经历。
是的,中国女排的事迹家喻户晓,而用艺术形式再现的最重要目的,就是要展现“女排精神”,即扎扎实实,勤学苦练,无所畏惧,顽强拼搏,同甘共苦,团结战斗,刻苦钻研,勇攀高峰的精神,那也是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首映后,很多观众热泪盈眶,那是为了他们心中的女排,也是为了中国体育乃至逐渐变得富强的中国。由此,期待各行各业的人们在女排精神的激励下,为中华民族腾飞,继续奋斗不息。
凡本网注明“来源:时评界”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作者和时评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时评界”。纸媒使用稿子,须告知本网站,由本网站提供作者联系方式,由纸媒支付稿酬。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时评界)”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方式:电话: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时评界暂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网均视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项声明。
·高连奎:一战国际秩序大博弈 (2014-03-19)
·前三十年看王石柳传志 后三十年看李河君李书福 (2014-01-07)
·高连奎:亚当斯密对中国的批判不靠谱 (2013-12-23)
·“不能让金钱主导一切”——桑德尔旋风的中国意义 (2013-12-14)
·自发秩序,还是社会契约? (2013-12-03)
魏小琪:敢于同命运搏斗 做自己的主人
王鑫阳:倡导光盘行动 杜绝浪费
蒋维超:伟大的战疫 伟大的胜利
陈卉妍:《夺冠》,时代在变 女排精神不变
钱卓:打造高素质干部队伍
王媛:“披洋皮”“裸做官”到头终是一场空
赵佳:“秋天的第一杯奶茶”真的这么暖吗
李美娟:莫让减少餐饮浪费陷入形式主义
叶金福:校园不是筐 别啥都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