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倾听民意 为民发声 开化民智

我要投稿
您的位置:首页 > 文体娱乐 > 列表

堂吉伟德:如何看待“内卷并不是道复杂的人生题

2020-11-10 07:18:27 www.chinaqi.net 来源:时评界 有0人发表了看法
[导读]  “内卷”是一种固化形态,或者说停滞不前的状态。最突出的表现在于,“我不停的努力,为何却很难取得更优异的成绩”?社会的不断进步,竞争就会变得异常激烈,以大学校园为例,以...

  作者:堂吉伟德  稿源:时评界  编辑:洪小兵

  随着高校进入严字当头的时代,大学生“划水”也能毕业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不少大学生表示,“内卷”的热度,不仅是大学生的一种自我调侃,也是大学生面对学业以及自我发展的众多压力的真实写照。如何破解“内卷”,也是每一个大学生需要完成的人生课题。(11月9日《中国青年报》)

  “内卷”是一种固化形态,或者说停滞不前的状态。最突出的表现在于,“我不停的努力,为何却很难取得更优异的成绩”?社会的不断进步,竞争就会变得异常激烈,以大学校园为例,以前稍一努力就可能成为某个领域的拔尖者,不过现在大家都在奋力向前,采取“奔跑的姿态”,冲刺一番下来才发现,自己不但没有进步反倒可能退步了,付出的巨大努力没有获得一个理想化的排名。

  此如百舸争流,“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内卷”的形成源于,在更难获取成功的大环境下,一个人很容易产生挫败感和失落感,他们会感觉自己进入了一个消耗精力的死循环中,在赛道上同其他选手拼命竞速,结果却只领先那么一丁点,没有什么突出的优势,成功也变得越来越难,付出的代价则不断攀升。但很多人根本没有意识到,通过赛场的过程参与,自己的奔跑能力得到了提升,个人的身体也得到了锻炼。在齐头并进的赛场上,其实没有真正的失败者,每个人都获得了自己所需要的东西。

  1980年《中国青年》杂志发表了一封署名潘晓的来信,题目是《人生的路呵,怎么越走越窄……》,1996年《中国青年》杂志又展开了一次人生观讨论,题目是《我不停地奋斗,为什么成功却离我越来越远?》,你会发现,每个时代的人都有不同的困惑,“内卷”已成为一种根深蒂固的社会现象。由此也可以说,大学生对“内卷”的不适应,既正常又不正常。正常在于,在他们的成长经历中,这种烦恼和焦虑是迈向成熟的必然阶段,也是必须经历的过程。不正常在于,由于过去高校相对宽松的学业环境和过低的成绩标准,大学生“划水”也能毕业,稍一努力就能实现巨大突破,让成功变得极为容易,“内卷”的环境尚未形成,竞争的压力也未能有效传导。

  当所有人都处在一个缺乏压力的环境中,动力也就显得极其不足。大学固然属于象牙塔,不过也是走向社会的最后一步,与社会有着更为密切的关联。如果在大学中不能感觉到“内卷”所带来的压力,并真正找到自身坐标和努力方向,则进入社会后将会付出更高更大的代价,因为大学虚耗的时间,浪费的机会都需要靠后续来弥补,并作出更大的努力。到那个时候,相信不少人将会更加焦虑和恐惧,也会为之前的所作所为而后悔。在这个时候,尤其需要大学生们在“严的基调”下,对“内卷”有着更为清楚和认识,理性的面对和科学的选择。

  不少大学生陷入“内卷”,对此感到焦虑,与缺乏科学规划密不可分。在竞争如此激烈的社会环境中,置身其间者要改变固有的思维定势,从盲目的同质化和一体化竞争中走出来,结合自身特点和实际走差异化、个性化的路子,弄明白“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后,才能真正把自己塑造成“我能够成为什么样的人”。大道至简,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内卷”才不会成为难以应对人生题。

更多

热门关键词:大学 考试 堂吉伟德

  凡本网注明“来源:时评界”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作者和时评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时评界”。纸媒使用稿子,须告知本网站,由本网站提供作者联系方式,由纸媒支付稿酬。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时评界)”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方式:电话: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时评界暂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网均视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项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