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打赏无效”是治理网络打赏乱象的良方
作者:廖卫芳 稿源:时评界 编辑:洪小兵
3月2日,最高人民法院举行新闻发布会,通过相关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典型案例,对未成年人网络打赏问题,给出了权威解答:“未成年人在网络进行游戏或者进行打赏时,在未得到法定代理人追认的情况下,其行为应当是无效的”。相关典型案例显示,一名未成年人打赏主播160万元,目前已全额返还,且履行完毕。(3月4日《信息时报》)
眼下,随着网络直播的异军突起,“打赏”成了网络直播一项不可或缺的“标配”。按说,给网络直播必要的“打赏”,既是粉丝对网络直播内容的一种认可,又是一些网络直播主播获取必要经济收入的一种保障。笔者以为,只要是合规合法的“打赏”,这也无可厚非。
但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一些未成年人也纷纷加入到网络直播“打赏”的队伍之中,由于这些未成年人存有心智不成熟、是非辨别能力弱等诸多原因,一些未成年人给主播“打赏”出现了“无节制”的不正常现象,有的不是把自己手中所有的积蓄全部打赏给了主播,就是偷偷把父母卡里的钱也统统“打赏”给了主播。于是,因未成年人“打赏”而衍生出来的矛盾和纠纷也就多了起来,有的甚至诉诸公堂。
但由于起诉返还“打赏”存在着维权成本较高、耗时过长等原因,许多家长往往“自认倒霉”而不了了之,这也无形之中助推了网络直播对未成年人“打赏”的乱象。对此,许多家长迫切期待相关部门能尽早出台相关管理办法,遏制未成年人“网络打赏”乱象。
此次,最高人民法院对未成年人网络打赏问题给出了权威解答:“未成年人打赏无效”,这无疑是有效治理和遏制未成年人“网络打赏乱象”的一剂“良方”。同时,有了明确的“未成年人打赏无效”,也让未成年人“打赏”而造成的矛盾和纠纷大为减少。可见,“未成年人打赏无效”是一种“多赢”之举,值得点赞,值得提倡。
当然,要真正遏制未成年人“网络打赏乱象”,除了明确“未成年人打赏无效”之外,更需家长和学校的教育和引导,不妨通过网络安全、理性消费、钱财管理等教育方式,让未成年人学会理性上网、理性打赏,从而自觉远离非正常的网络直播“打赏”,给未成年人营造一个的健康、良性的网络环境。
凡本网注明“来源:时评界”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作者和时评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时评界”。纸媒使用稿子,须告知本网站,由本网站提供作者联系方式,由纸媒支付稿酬。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时评界)”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方式:电话: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时评界暂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网均视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项声明。
·高连奎:一战国际秩序大博弈 (2014-03-19)
·前三十年看王石柳传志 后三十年看李河君李书福 (2014-01-07)
·高连奎:亚当斯密对中国的批判不靠谱 (2013-12-23)
·“不能让金钱主导一切”——桑德尔旋风的中国意义 (2013-12-14)
·自发秩序,还是社会契约? (2013-12-03)
孟伟:老人摔倒无人扶?别让“误会”放大了冷
廖卫芳:开学季加强大学生“防骗教育”正当时
吴孟达丧礼将于3月7日举行致敬荧屏“老狗”达
“该救+该罚”倒逼任性驴友改改“驴脾气”
廖卫芳:领导干部找人“替会”也是一种“懒政
周志宏:向窗外扔菜刀获刑6个月再敲高抛警钟
穆佳旭:当好一名老师不容易
孟伟:白鹿原致歉“大碗宽面”,货真价实才不
张俊岭:看费县“拉面哥”让我想起单县“大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