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菲:让体育课“动”起来
作者:贺菲 稿源:时评界 编辑:洪小兵
曾经,有这样一句话常常支配着体育课:“今天体育老师有事/生病了,这节课改上数学/语文……”一时间,体育老师成为很多学校里的神秘人物,一学期都见不到几回,简直是神龙见首不见尾。然而,这事却怪不得体育老师,因为体育课是“被牺牲”的。
究其原因,不得不提到学业二字。一方面,一些学校很是看重升学率,他们往往把学生的考试成绩当作教学成果的硬性指标,反而忽视了学生的身体健康,导致体育课分量远远轻于文化课,从而成为众文化课老师都能“咬上一口”的“肥肉”。另一方面,部分学生家长总是对孩子的学业焦虑不已,恨不能孩子在学校里的分分秒秒都能被充分利用到学习上,可谓是效率不够时长来凑,所以常常对孩子望“体育课”而兴叹的样子视若无睹,反而乐见其成。因此,过去的体育课宛如“一潭死水”。
如今,体育课悄悄“变脸”了。不论是去年《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关于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等重磅文件的发布,还是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校长唐江澎在委员通道上的发言“学生如果只有分数,恐怕赢不了未来的大考。好的教育应该是培养终身运动者、责任担当者、问题解决者和优雅生活者”,都明确表示出,体育课与文化课同等重要,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不容忽视。
与之相呼应的是,各地的校园里,体育课“动”起来了。篮球兴趣班、太极拳、冰壶、短道速滑、田径、帆船……各式各样、风格多变的特色体育课开始走进校园,走上体育课堂。体育老师越来越忙了,学校里的欢笑声也越来越响了。当然,热闹起来的体育课不只是“玩”,它不仅让学生动起来,增强体质,而且能锻炼学生的专注力、控制力、协作力……,更甚至也能通过运动的文化内涵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与全面发展。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健康则国家健康。因此,不妨开足马力,让体育课更加“生动”起来,让建设体育强国之路的步伐更加稳重有力起来。
凡本网注明“来源:时评界”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作者和时评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时评界”。纸媒使用稿子,须告知本网站,由本网站提供作者联系方式,由纸媒支付稿酬。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时评界)”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方式:电话: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时评界暂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网均视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项声明。
·高连奎:一战国际秩序大博弈 (2014-03-19)
·前三十年看王石柳传志 后三十年看李河君李书福 (2014-01-07)
·高连奎:亚当斯密对中国的批判不靠谱 (2013-12-23)
·“不能让金钱主导一切”——桑德尔旋风的中国意义 (2013-12-14)
·自发秩序,还是社会契约? (2013-12-03)
发奖金就要请吃饭?该为职场吃喝立个规矩
孟伟:公共服务新样板 “爱心乘”不妨推而广之
翟羽茜:让“寻子拖鞋”走的更远一些
廖卫芳:“虚假招聘”是对职场诚信的一种亵渎
丁家发:不合格父母“回炉再造”倒逼重视家庭
赵群:莫让小风筝酿成大事故
廖卫芳:查处“黑车”莫止于“罚款”
强制扫码点单:科技发展要真正为人民服务
郭喜林:安徽11岁男孩上吊自杀,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