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牧海:让古籍“飞入寻常百姓家”
作者:耿牧海 稿源:时评界 编辑:洪小兵
处于当下这个时代,许多年轻读者赶上了数字化浪潮,人工智能、大数据飞速发展,电子阅读则已成为现代人特别是青年人的重要阅读方式。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琳琅满目的古籍能否借此“插翅”飞得更高,对于诸多读者和学者了解、研究中华传统文化仍十分重要。
传统古籍之所以常被读者“束之高阁”,究其原因,一方面:从古籍内容来看,存世古籍虽多,若未经校对、注释,不仅一般读者难以阅读,就是专家学者也难于使用,在片段式、快餐式阅读盛行的当下,势必导致诸多古籍未能得到人们青睐;另一方面:生活节奏的加快带来人们心态的浮躁,许多读者阅读愈发趋于功利化,“重鸡汤轻阅读”,加之自媒体对各种成功学书籍的营销,使珍贵古籍与读者渐行渐远。
那么,如何让古籍乘着时代的东风,进入崭新的航道,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飞入寻常百姓家”,为读者奉上大量古籍精品,应值得我们思考。
首先,古籍数字化以发挥数字出版的作用。从纸质古籍的精神内核到古籍数字化的便捷发展,各厂商应当致力于古籍文献数字化,以便保存与利用。如果在数字化时代,还坚持将所有古籍都做纸质出版,不仅耗时长、成本大,而且使用也不方便,甚至出版的纸质书也难以畅销。经典和基本文献整理研究可适当向数字化倾斜,实现从纸张到数字,从金石到云端的新机遇新蜕变。
其次,重视普及传播让古籍内涵走近大众。经典古籍不应该只在电子屏幕浅浅划过,而应不断温故知新,才能达到对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转化。对于读者面非常狭窄的文献,通过适当营销,将其蕴含价值与人们工作生活等各个角度关联起来,让读者通过推荐检索,将相关知识点一网打尽;相关部门还要完善数字化图书出版准入制度,不同的文献应分门别类,不能搞“一刀切”,更好拉近古籍文献与广大读者的距离,将“古文图书馆”搬到百姓面前。
“惟殷先人,有册有典”。中国古籍浩如烟海,承载着华夏民族的文化基因。希望各大平台通过数字化与纸质化的结合,架起古籍与众多读者之间的桥梁,飞入寻常百姓家,走回群众生活中。让古籍既能“飞出去”,还能“走回来”,为中华文明传本扬学。
凡本网注明“来源:时评界”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作者和时评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时评界”。纸媒使用稿子,须告知本网站,由本网站提供作者联系方式,由纸媒支付稿酬。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时评界)”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方式:电话: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时评界暂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网均视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项声明。
·高连奎:一战国际秩序大博弈 (2014-03-19)
·前三十年看王石柳传志 后三十年看李河君李书福 (2014-01-07)
·高连奎:亚当斯密对中国的批判不靠谱 (2013-12-23)
·“不能让金钱主导一切”——桑德尔旋风的中国意义 (2013-12-14)
·自发秩序,还是社会契约? (2013-12-03)
周志宏:房贷置换须防政策和法律风险
丁家发:雇轿夫抬狗上山,你情我愿无关尊严
李丁乔:22件,全国“跨省通办”又添新事项!
苗凤军:河曲小县大改革 未来不是一花独艳
周志宏:别被考研“协议班”割韭菜
杜文博:青年干部要葆有赤子心与家国情
岑长锴:强化党建引领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心针
维扬书生:“编外交警”何以登上热搜
回顾十年征程路,展望未来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