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纷纷“入戏”彰显教育“双减”成效
作者:许华凌 稿源:时评界 编辑:洪小兵
为将越剧文化传播得更深、更远,引导更多青少年了解传统艺术魅力,11月29日,浙江卫视《中国好声音》越剧特别季节目组,联合浙江广播电视报刊出版总社,发起《中国好声音》越剧特别季校园行主题活动,并邀请浙江小百花越剧团演员夏艺奕来到杭州市竞舟小学,与百余名小学生近距离分享越剧文化,收到了全场的热烈反响。“圈粉”模式开启!《中国好声音》越剧特别季校园行让小学生纷纷“入戏”。(12月1日浙江卫视)
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让经典戏曲走进青少年视野和生活,鼓励青少年继承中华戏曲精神,弘扬戏曲文化,有利于培养积极乐观、坚韧不拔的新时代好少年。笔者认为,小学生“入戏”中国传统戏曲,重在教育引导学生感受戏剧声腔韵色之美、传统礼仪之美、戏曲艺术之美,从而激发起他们的浓厚兴趣;重在大力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提供良好氛围。戏曲主题活动进校园和中小学生纷纷“入戏”,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双减”成效的彰显。
因此,进一步提高中小学“学唱地方戏曲”的价值与意义的认识,就显得十分重要。戏曲作为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国文化的奠基力量,承载着几千年的中华文明,建立了深厚的民族底蕴。将地方戏曲引入校园、走上课堂,能够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与发展,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和欣赏水平,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塑造学生健康的人格,抵制不良文化侵蚀,起着关键性的助推作用。
开设地方戏曲课程,需要帮助中小学生解决一系列的学习困难问题。首先要过得了地方方言这一关。要尊重地方方言,心存敬畏,不可“嬉戏”。学不好没有关系,但要有一个正确的学习态度。将戏曲引进校园教学,特别是引入课堂,就要处理好方言与普通话的关系,这是教者施教的前提;其次要处理好地方戏曲课程与义务教育课程的关系,如果用音乐课程的方式让地方戏曲走入课堂,可能使学生厌恶音乐课程,从而降低对戏曲的热爱度,使孩子的学习负担加重;第三,传统戏曲进校园不能一进了之,要树立长远的教育目标,拟定科学的施教策略。因此,校本戏曲教材的编写和提升教师传授能力,也是学校应该引为重视的一个重要方面。
建议政府大力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提供良好氛围。一方面,政府宣传、文化、教育等部门应该加大对传统地方戏曲的宣传力度,让人们形成更加深厚、更加广泛的戏曲艺术理念;另一方面,从经济上对戏曲工作给予政策和资金多个层面的支持与保障。
需要提醒的是,对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需要各级相关部门的正确引导和科学管理,学生从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渠道受到地方戏曲类节目的熏陶,就不会对“超女”与“"快男”等流行歌舞进行盲目地崇拜和狂热地追逐。
“双减”形势下,在中小学举办经典戏曲进校园活动,鼓励和支持中小学校开设戏曲艺术类课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所以,普及中小学课堂戏曲教学不仅可行,而且必行!
凡本网注明“来源:时评界”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作者和时评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时评界”。纸媒使用稿子,须告知本网站,由本网站提供作者联系方式,由纸媒支付稿酬。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时评界)”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方式:电话: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时评界暂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网均视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项声明。
·高连奎:一战国际秩序大博弈 (2014-03-19)
·前三十年看王石柳传志 后三十年看李河君李书福 (2014-01-07)
·高连奎:亚当斯密对中国的批判不靠谱 (2013-12-23)
·“不能让金钱主导一切”——桑德尔旋风的中国意义 (2013-12-14)
·自发秩序,还是社会契约? (2013-12-03)
丁家发:前妻将孩子改姓拒付抚养费于法无据
曹灿辉:“业主吐槽会”让社区治理有温度
“藏品诈骗团伙36人被公诉”再给老年人敲警钟
广州多区解除临时管控区,时间是检验真理的标
许华凌:警惕掉入医疗美容“馅饼”背后的陷阱
丁家发:海鲜店“龙虾调包”涉嫌消费欺诈
“乘坐大中型客车也要系安全带”须广而告之
售卖业主信息百万条:就该让其尝尝“刑罚的味
周志宏:对医美多种乱象别止于“点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