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芳:治理孩子沉迷电子产品,仅签“协议”还不够
作者:魏芳 稿源:时评界 编辑:洪小兵
最近,杭州一所中学出了一个“大招”治孩子的电子产品成瘾问题:签署《电子产品“断舍离”协议》,请家长和学生一起履行。这份协议要求孩子周一至周五不碰电子产品,周末使用不超过1小时,而且让家长承诺自己不沉溺于手机,违规还要面临将电子设备交由学校代为管理等“处罚”。(3月3日《成都商报》)
众所周知,对于学生而言,沉迷手机等电子产品,可谓是害处多多,不仅极易导致学习成绩严重下滑,而且对视力下降、体质变差等也有着很大的影响。正是出于此方面的综合考量,杭州的这所中学组织家长和学生签署电子产品“断离舍”协议,这无疑是一种良苦用心。
近年来,有关学校治理学生沉迷电子产品的做法有很多,比如:河北秦皇岛一中学在校门口摆桌子“砸手机”;河南某学校“逼”学生将手机“丢水桶”……对于学校的这些“极端”做法,赞同的有之,反对的亦有之。
其实,孩子沉迷手机等电子产品,板子不能只打在孩子身上,家长也难咎其责。不是吗?有的家长不准孩子玩手机打游戏,自己却“机”不离手,整天沉迷于追剧、玩游戏、刷抖音之中。如此“言传身教”,孩子岂能不学样?
此次,杭州的这所中学让学生和家长一起签署电子产品“断离舍”协议,除了明确要求学生周一至周五不碰电子产品,周末使用不超过1小时之外,还让家长也作出“不沉溺于手机”的承诺,否则将面临处罚,这无疑是抓住了“治理要害”。
但笔者以为,治理学生沉迷电子产品,仅靠签订一份“断离舍”协议,这显然是远远不够的。一方面,如今是信息化时代,如果让孩子与电子产品完全隔绝显然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太可能的。另一方面,如果只“堵”不“疏”,治理肯定难见成效。说不定过不了多长时间,这份“断离舍”协议就会成为“一张废纸”。
因此,笔者以为,全校签订电子产品“断离舍”协议,这固然有其必要性,但更为重要的是,学校也好,家长也罢,要让孩子学会与信息化时代更好地相处,既要学会合理适度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又要学会健康上网、文明上网、安全上网,远离低俗短视频、涉黄网络小说等不良信息,在才是最主要的目的。
当然,治理孩子沉迷电子产品,不能光靠学校和家长,更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如何让孩子在信息化时代里不沉迷于电子产品,不成为“掉进手机里的孩子”,这无疑值得每个人好好思考。
凡本网注明“来源:时评界”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作者和时评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时评界”。纸媒使用稿子,须告知本网站,由本网站提供作者联系方式,由纸媒支付稿酬。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时评界)”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方式:电话: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时评界暂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网均视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项声明。
·高连奎:一战国际秩序大博弈 (2014-03-19)
·前三十年看王石柳传志 后三十年看李河君李书福 (2014-01-07)
·高连奎:亚当斯密对中国的批判不靠谱 (2013-12-23)
·“不能让金钱主导一切”——桑德尔旋风的中国意义 (2013-12-14)
·自发秩序,还是社会契约? (2013-12-03)
苗凤军:学习雷锋,在坚守中创造伟大的力量
延长春节假期,取消调休,好提案民之所期
叶金福:为临时工专设“灵活保”彰显城市温度
井夫:防范未成年人文身还需“打防并举”
破除中国教育的内卷,何必在减学费上做文章
游德福:夯实产业振兴基础 助推乡村全面振兴
家长与学生签《电子产品“断舍离”协议》可以
游德福:参会玩手机,“在场的缺席”当休矣
袁文良:大学图书馆给了我读书写作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