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金福:多给孩子上上“田间劳动课”
作者:叶金福 稿源:时评界 编辑:洪小兵
10月19日,在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双庙乡中心小学农耕实践基地,小学生们收割稻谷。当日,该小学开展田间课堂劳动实践活动,学生们在老师的带领下,通过手工收割稻谷等体验传统农耕文化,感受劳动的艰辛和丰收的喜悦。(10月20日《台州日报》)
近年来,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包括学校,都十分重视学生的劳动教育,有的安排学生参加“干农活”体验,有的给学生布置“劳动作业”,有的组织学生到农田里认识稻谷、小麦等农作物……可以说,对于广大学生而言,通过亲身的劳动体验,直接参与这些与“农”沾边的劳动教育,必将获益匪浅,受益终身。
遥想我们小的时候,身为农家子弟,有谁不会做些像种田、种菜、割稻子、挖地等农活呢?记得小时候,老家每年要种早晚两季稻子,尤其是割早稻的时候正逢我们学校放暑假,所以帮助父母割稻子是常有的事。每逢周末也经常帮助父母到田地里做些力所能及的农活。通过亲身做过一些诸如割稻子、种田、种菜、挖番薯等农活,使我们从小就懂得“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也使我们懂得如何珍惜粮食、节约粮食。可以说,小时候做农活的经历,对我们的人生来说,是一笔拿金钱也买不来的财富。
可如今的孩子,尤其是城里的孩子,几乎没有人参加过类似种田、种菜、割稻子、挖地等这样的农活,他们有的压根就不知道每天吃的米饭是从哪里来的。不是有“米是从米袋里倒出来的”“小麦当韭菜”这样的笑话吗?现在大多数孩子在家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富裕生活,有的父母生怕孩子生活上过得不如意、受委屈,从不让孩子沾手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更别提让孩子做些诸如割稻子、种田等之类的重活、粗活。如此之举,其实是无形之中培养了孩子的懒惰恶习,也使孩子产生了厌农情绪。这对孩子的成长和将来真的是有百害而无一利。
因此,笔者以为,此次仙居县双庙乡中心小学开展“田间课堂”劳动实践活动,其目的就是让学生从小热爱劳动、学会劳动,懂得珍惜劳动成果,同时对学生也是一种能力、意志和美德的培养。此举值得大力提倡。
笔者衷心希望各地各学校不妨把开设“田间劳动课堂”当成一种硬规定,把劳动教育列入学生的一门必修课,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从中感受到劳动的艰辛和不易,从而学会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懂得勤俭节约。
凡本网注明“来源:时评界”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作者和时评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时评界”。纸媒使用稿子,须告知本网站,由本网站提供作者联系方式,由纸媒支付稿酬。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时评界)”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方式:电话: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时评界暂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网均视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项声明。
·高连奎:一战国际秩序大博弈 (2014-03-19)
·前三十年看王石柳传志 后三十年看李河君李书福 (2014-01-07)
·高连奎:亚当斯密对中国的批判不靠谱 (2013-12-23)
·“不能让金钱主导一切”——桑德尔旋风的中国意义 (2013-12-14)
·自发秩序,还是社会契约? (2013-12-03)
游德福:让“随手公益”提升城市文明成色
四代人都工作在茅台,国企近亲繁殖当休矣
电梯坠落致3死17伤,一次血的教训血的警示
维扬书生:因“开门杀”致女孩身亡是对法规的
游德福:店员拾金不昧获老板奖励是正能量
游德福:窝藏涉罪好友被判刑的法律警示
韦其江:《海贼王真人版》热血漫改的创新之作
郭喜林:耐心与毅力的神奇功效
周志宏:公交场站与居民共享车位是个好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