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家发:公交车内“禁食”别因噎废食
作者:丁家发 稿源:时评界 编辑:洪小兵
5月10日,广州市交通运输局发布关于征求《广州市公共汽车电车乘车守则》意见的通告。征求意见稿中,增加了多条文明乘车方面的内容,并对禁止行为进行了进一步明确与细化。征求意见稿中增加了文明乘车方面的内容,其中包括“不得在车厢内进食(婴儿、病人除外)”等。(5月12日澎湃新闻)
通过地方立法形式,禁止在公交车的车厢内进食,无疑可以一个营造良好的乘车环境。然而,城市里普通的上班族,为赶时间大都有过在车内进食早餐的情形。因而,公交车内“禁食”,或许让不少市民难以接受。笔者认为,公交车内“禁食”别因噎废食,不能一棍子打死,立法也要讲人性化,此禁令暂不宜强制化。
不可否认,在公交车内“禁食”,能够防止食物残渣和垃圾产生,避免引起异味和卫生等问题,可以确保车厢内整洁卫生,营造文明的乘车环境。在相对封闭的城市地铁车厢内“禁食”,大多数乘客都能接受,在各大城市也早已执行,基本上不会出现反对的意见。那么,立法在公交车内“禁食”,为何出现较大的争议呢?一方面,公交车不同于地铁,可以开窗通风,在车厢内进食对其他乘客影响一般不大;另一方面,对清早赶时间上班在车厢内进食的乘客来说,强制化“禁食”也缺乏人性化,同时执行起来也比较困难,很容易沦为“一纸空文”。
早在2019年,青岛市曾在三条公交线路车厢内试行过“禁食”的措施,但后来再无消息,没有了下文。其实,为了所谓的“乘车文明”,给部分市民带来不便,限制和干涉市民的“饮食”自由,其可行性首先就得打一个问号;其次,“进食”的概念比较模糊、宽泛,吃口香糖、喝饮料算不算进食?另外,如何鉴别是不是可以进食的病人?也就是说,公交车内强制“禁食”,在实践中如何界定是一个难题,管得过宽,也很容易引发一些不必要的矛盾和纠纷。此外,谁来执行这项禁令?难道每辆公交车还要配备一名执法人员,显然也是不现实的。因此,在现阶段通过地方立法形式规定公交车内“禁食”,是因噎废食的做法。
理想与现实,往往天差地别。地方性立法的理想,也要考虑现实情况,倾听市民的意见和呼声。公交车内“禁食”宜疏不宜堵,不能“一刀切”强制禁止。现阶段,倡导市民文明乘车,在公交车内“禁食”,显然比立法强制禁止要好,能够让大部分市民接受。同时,可以提示市民在公交车车厢内,尽量避免食用气味较重或影响到其他乘客的食物;注意车厢内卫生,将食品包装袋、擦嘴用的餐巾纸等,扔进车厢内垃圾桶或带离,以保持车厢内干净、整洁的环境。这样,倡导和加强市民的自我约束,既满足一部分乘客在车厢内进食的需求,又能维护良好的乘车环境,可谓两全其美。
笔者认为,城市文明不可一蹴而就,超越现实“强制性”约束市民的行为,也是一种不文明的做法。期待当地相关部门在征求意见后,立法时调整不切合实际的条款。总之,立法强制规定公交车内“禁食”,目前为时尚早。
凡本网注明“来源:时评界”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作者和时评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时评界”。纸媒使用稿子,须告知本网站,由本网站提供作者联系方式,由纸媒支付稿酬。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时评界)”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方式:电话: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时评界暂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网均视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项声明。
·高连奎:一战国际秩序大博弈 (2014-03-19)
·前三十年看王石柳传志 后三十年看李河君李书福 (2014-01-07)
·高连奎:亚当斯密对中国的批判不靠谱 (2013-12-23)
·“不能让金钱主导一切”——桑德尔旋风的中国意义 (2013-12-14)
·自发秩序,还是社会契约? (2013-12-03)
朱波:多措并举,为“爱”减负
李永波:党纪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经常、落在平
廖卫芳:婚礼用奶茶“敬酒”值得提倡
王帅:用好“三字箴言”让党纪学习走深走实
张子道:减负增劲,实干为民
游德福:遏制高额彩礼,让婚姻回归爱的本质
陈镜伊:汇聚广告力量 助力乡村振兴
王毓:忆“百年芳华”上好党史学习必修课
曹灿辉:公路隐患排查必须“零容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