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燕:培养心理强精神强的青少年
作者:王海燕 稿源:时评界 编辑:洪小兵
青少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未来和希望,青少年强则中国强,把他们培养成心理强、精神强的新时代青少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是各级各类组织及教育工作者的重要责任。青少年教育是家庭、学校、社会共育的结果。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这样的现代化需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因此,丰富少男少女的精神世界、满足少男少女的日益增长的心理健康教育需求就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题中之义。
新时代少男少女对心理健康教育有着迫切需求。一方面,我国处于经济发展处于转型期,产业结构正在从劳动密集型向技能密集型、知识密集型、创新密集型转型升级,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对少男少女知识水平、技能水平、创新能力、心理韧性等很多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掌握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业压力持续增大,寻求心仪工作岗位的竞争压力显著增强,新时代少男少女们需要有更强的心理韧性、更高的心理健康水平才能适应这些新变化。另方面,新冠肺炎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加剧了少男少女们对社会心理健康服务的需求。疫情的发生,让青少年们的学习方式、交往方式由线下为主,变为线上线下随即交替,大家的学习和交往视野也从线下的有限空间变为线上的无限空间,青少年们既要面对网络背景下加强自我管理的新要求、新挑战,也要经常面对家长监管方式、家庭教育方式赶不上新时代的新需求带来的亲子冲突,目标设定、环境构建、任务策略、时间管理、寻求帮助、自我评价等各方面都在发生新的变化,增强心理适应、形成正确认知的心理需求不断提高,靠一己之力难以支撑,亟需高水平社会心理健康服务。
青春期有着与儿童以及成年人不同的心理特点,我们需要针对这个阶段的心理特点、准确把握这个阶段的心理规律,开展多层次、多类型的心理健康服务,才能满足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需求。我们可以从宣传教育、心理疏导、干预治疗三个层面来开展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服务。
一是针对青少年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提升这个群体的心理健康意识与素养,培养积极的心理品质。二是针对青少年中心理亚健康的人群开展心理疏导,提升心理健康水平。三是针对特殊人群,比如,留守儿童、单亲家庭儿童、具有焦虑症抑郁症倾向的儿童,开展心理健康干预与治疗,减少危机事件发生。
凡本网注明“来源:时评界”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作者和时评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时评界”。纸媒使用稿子,须告知本网站,由本网站提供作者联系方式,由纸媒支付稿酬。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时评界)”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方式:电话: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时评界暂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网均视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项声明。
·高连奎:一战国际秩序大博弈 (2014-03-19)
·前三十年看王石柳传志 后三十年看李河君李书福 (2014-01-07)
·高连奎:亚当斯密对中国的批判不靠谱 (2013-12-23)
·“不能让金钱主导一切”——桑德尔旋风的中国意义 (2013-12-14)
·自发秩序,还是社会契约? (2013-12-03)
九旬老人起诉子女要求“常回家看看”,令谁蒙
王佳祺:打好“组合拳”让反腐败斗争“拳拳到
王海燕:年轻干部要练好“五子”功
曹灿辉:法院直播引导彩礼归于“礼”好!
廖卫芳:为举办校园“非遗节”叫好
徐蕾:传承焦裕禄精神,跑出“为民”加速度
维扬书生:大学生毕业做家政,这个可以有
朱波:多措并举,为“爱”减负
李永波:党纪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经常、落在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