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灿辉:别给考生乱吃“聪明药”
作者:曹灿辉 稿源:时评界 编辑:洪小兵
据媒体报道,近日,福建福州、江苏无锡、安徽合肥等地公安相继发布提醒,中高考临近,家长和考生应警惕“聪明药”,“聪明药”为管制药品,吃药就是吸毒。
其实,稍有一点科学常识的人都知道,世界上根本就没有什么“聪明药”。当下,中高考季到了,一些商家宣称“让孩子变聪明”“秒变学霸”的“聪明药”,让不少家长和考生掏腰包购买,无疑是在收割他们的“智商税”,危害不可小觑。事实上,所谓“聪明药”,主要包括利他林、莫达非尼、阿德拉等,具有成瘾性大、耐受性和副作用强等特性。这些“聪明药”不仅不会让人变“聪明“,反而会让人失眠、焦虑、头痛,诱发药物成瘾,对身体造成巨大伤害。利他林的主要成分哌醋甲酯与阿德拉的主要成分苯丙胺被列入一类精神管制药品,而莫达非尼在2023年9月由第一类精神药品调整为第二类精神药品。依照我国法律,非法吸食或注射国家规定管制的、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行为就是吸毒。因此,多地警方都表示,滥用“聪明药”等同于吸毒。中高考本是全社会都关心的大事,让学生从容走向考场最为重要。可见,“聪明药”的出现,既是在给考生添乱,更是在扰乱社会公共秩序。
我们也应该看到的是,“聪明药”盯上中高考季的家长和考生,背后折射出教育焦虑和由此催生的社会投机心理。不过,无论如何,要别给考生乱吃“聪明药”,为此,还需打防并举。一方面要打。相关监管部门要对“聪明药”引起高度重视,积极承担起监管的主体责任,对于市场上不法商家兜售“聪明药”的行为,依法切实加大打击力度。不妨通过开出罚单、下架、没收等处罚方式坚决予以制止和叫停,铲除“聪明药”的滋生土壤,倒逼不法商家不再拿“聪明药”忽悠、欺骗家长和考生。
另一方面要防。相关专业科技医疗等权威部门要加大科普力度,不妨通过广播、电视、报纸和网络等媒体,向家长和考生科普一些必要的科学知识,让家长和考生知晓服用“聪明药”不能变“聪明”,反而更极易伤害身体,让家长和考生自觉远离“聪明药”。同时,学校老师也要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中高考的价值和意义,沉下心来,以平常心应考。要告知学生必须通过脚踏实地、刻苦求学才能获得好的成绩,切莫投机取巧,不可把良好的成绩来源押在“聪明药”上。否则,“聪明“会反被“聪明药”误,“聪明药”更会变成“后悔药”,得不偿失,悔之晚矣。另外,家长和考生还要学会理性,不管是中高考还是平时,都要切莫相信不法商家的虚假、夸大宣传购买“聪明药”,而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学习。当然,如果孩子精神、注意力等方面确实存在一些问题,则要到正规医院去由医生开具相关药物接受系统治疗。
凡本网注明“来源:时评界”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作者和时评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时评界”。纸媒使用稿子,须告知本网站,由本网站提供作者联系方式,由纸媒支付稿酬。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时评界)”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方式:电话: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时评界暂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网均视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项声明。
·高连奎:一战国际秩序大博弈 (2014-03-19)
·前三十年看王石柳传志 后三十年看李河君李书福 (2014-01-07)
·高连奎:亚当斯密对中国的批判不靠谱 (2013-12-23)
·“不能让金钱主导一切”——桑德尔旋风的中国意义 (2013-12-14)
·自发秩序,还是社会契约? (2013-12-03)
陶淑杰:基层干部用以察实情为钥,启办实事之
王毓:端午佩“香囊” 提振奋斗“精气神”
殷建光:御“智”而行 “问”创未来
李丁乔:无牌公车,如何执法?
朱波:“爱心送考”温暖的远不止学子“赶考路
徐蕾:从“三夏”中领悟“成长之道”
张子道:聊城民警“咆哮式”唤醒,坚决捍卫群
王海燕:茌平交警 暖心守护
赵怡萌:暖心护航,助力“龙门一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