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晓倩:以奋斗之姿,担青年之责
作者:于晓倩 稿源:时评界 编辑:洪小兵
“青年之字典,无‘困难’之字;青年之口头,无‘障碍’之语。”李大钊先生对青年的寄语,穿越百年时空,依然振聋发聩。在时代的浪潮中,青年始终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奋斗与担当则是青年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
奋斗是青年实现自我价值的阶梯。当下,社会为青年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丰富的机遇。从科技创新领域的弄潮儿,到文化传承发展的新生力量;从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志愿者,到在国际舞台展现风采的中国青年代表,无数青年以奋斗为笔,书写着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外卖小哥雷海为在送外卖的忙碌间隙坚持读诗背诗,最终在《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总决赛中一举夺冠,实现了从平凡打工人到诗词达人的华丽转身。他的成功,正是源于对梦想的执着追求和不懈奋斗。在奋斗中,青年不断挖掘自身潜力,突破自我局限,让青春绽放出绚丽光彩。
担当是青年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在国家和民族面临挑战时,青年总是挺身而出,勇挑重担。在扶贫一线无数青年干部坚守岗位,默默奉献。他们用行动诠释了新时代青年的担当精神,展现了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厚情怀。这种担当,不仅是对时代召唤的积极回应,更是对民族未来的庄严承诺。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也有部分青年存在“躺平”心态,面对困难和压力选择逃避,缺乏奋斗的动力和担当的勇气。这种心态不仅不利于个人的成长发展,也与时代的要求背道而驰。青年时期是人生中最富有朝气和创造力的阶段,倘若在该奋斗的年纪选择安逸,就会错失成长的机遇,难以实现人生的价值。
新时代的号角已经吹响,广大青年生逢其时,也重任在肩。我们应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以奋斗为底色,以担当为己任。在学习中增长知识、锤炼品格,在工作中增长才干、练就本领,在为人民服务中践行初心、担当使命。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让我们以奋斗之姿,担青年之责,用青春和汗水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凡本网注明“来源:时评界”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作者和时评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时评界”。纸媒使用稿子,须告知本网站,由本网站提供作者联系方式,由纸媒支付稿酬。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时评界)”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方式:电话: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时评界暂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网均视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项声明。
·高连奎:一战国际秩序大博弈 (2014-03-19)
·前三十年看王石柳传志 后三十年看李河君李书福 (2014-01-07)
·高连奎:亚当斯密对中国的批判不靠谱 (2013-12-23)
·“不能让金钱主导一切”——桑德尔旋风的中国意义 (2013-12-14)
·自发秩序,还是社会契约? (2013-12-03)
陶淑杰:党员干部要点亮八项规定的金色名片
王毓:人才培养需“多方合力”
武艳君:校际牵手破壁垒 共谱教育新篇章
徐蕾:停暖之后,温暖如何“续航”
李蓬国:“加班文化”是时候退出历史舞台了
王海燕:年轻党员正当时
王毓:以青春之我铸就时代华章
廖卫芳:防范“装孙子式”骗局需多方发力
廖卫芳:“校园欺凌”与中考挂钩是一记妙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