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洪泉:如何写时评之新闻源的选取
[导读] 时评是座大楼,新闻源就是地基。如果新闻源失实,时评就要倒塌。 最近几天,都在讨论山东文化干部贿赂诺贝尔奖评委的新闻,今天有媒......
时评是座大楼,新闻源就是地基。如果新闻源失实,时评就要倒塌。
最近几天,都在讨论山东文化干部贿赂诺贝尔奖评委的新闻,今天有媒体曝光,此新闻是虚假的。而此前因彼新闻产生的言论,全部都是建立在虚假新闻的基础之上的,完全失去了评论的正确源头,讨论的已经毫无意义,简直是废话。由此,我们不难看出,新闻源的选择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悬浮照、领导“冒雨视察”,让公众知道了“有图”未必就有真相。马悦然的一番辞藻让我们知道了,名人的话未必都靠得住,更让时评人选新闻源难上加难。新闻源的出处很重要,纸媒类要好于网络,中央媒体好于地方,知名媒体好于一般媒体。一般说来,如果不是命题评论,事先有人指定某一新闻源做话题,应该倾向新闻源选择的这个一般规律,抓小放大不应该是时评人选择的一个原则。微博、论坛、博客等自媒体上东西,因其真实性无法辨认,是不能作为时评的新闻源的。新闻源就是新闻的源头,转载文章的媒体显然不是新闻的源头,最好要用最初发表文章的媒体做新闻源。
新闻源在选取上,时评人首先要保证自己对这个问题有话讲,能有独到见解,或者说能保证比别人的观点早出来。观点已经满天飞的新闻,除非有特别独到的见解,一般就不要再写了。新闻源应该是时评人自己熟悉的领域或者话题,写自己都不太清楚的事情,最终会说外行话,很容易贻笑大方。
新闻源的时效性是非常关键的,不用说是多年前的话题,即便是几天前的话题,大家都感觉不新鲜了,而且写这个话题的人已经很多。见仁见智中,话题就过时了,被采用的概率已经非常低。当然,如果发到博客上,是不受时效性限制的。
一般来说,新闻源的选择应该有代表性或者特殊性,就是此类问题或好或坏,值得一评,不能太小。这样的新闻源,有众多的人关注,可能对很多人的生活、工作什么的产生较大影响,进而能够引起公众的围观。要写那些“人咬狗”的事件,而不能讲那些“狗咬人”的琐事,这一点和新闻的选材有异曲同工之妙。同时,不要评论“小人物”,这里说的小人物,不是说位卑,而是心胸狭窄的人;这些人往往喜欢出名,但又经不起评价,看辩论不过你了,就去搞起诉什么的。总之,选择的话题要值得评,有意义。
在话题选择上,也不能选的太大。所谓的太大,举个例子,就是说作者的阅历和学养存在于乡村水平,却一定要写联合国管的事情。尽管不是说绝对不能写,但是因为不了解联合国的运作和面对的具体情况,这样写出的东西,很容易一叶障目,往往都是空对空,分析不出什么东西来,很难达到一定的高度和深度。
随着媒体不断增多,记者是水平却向相反的方向发展,别说一般作者,即便是很多主流记者的水平和品行也是江河日下,在采访中或多或少、有意无意地不采访有争议问题的另一个面,或者另一面的主管部门,只写一个方面,造成了先入为主,不利于弄清楚事情的真相。这样的新闻,一旦评论,就容易造成帮助传播谣言的尴尬局面。还有一些小媒体,处于各种目的发布一些所谓的新闻,等你写了评论,他们却把新闻删除了,让时评人和时评网站担负责任,这样的更是不能评论。
尽管现在是言论自由,讲究百家争鸣,但有些大话题,即便是表扬,基层人员很难把握住角度和高度,很容易引发不必要的讨论或者错觉,给社会和谐造成不利因素,这样的话题也不要选择。即便是写了,大多媒体也不会给发。
对于新闻源的引用并不是简单的复制一下新闻的第一段,而是要对整个时评人想评论的事实要有一个概况,让读者能知道你评论的究竟是什么事情,才能更好的理解评论。此外,如果针对媒体的具体要求书写新闻源的格式,往往也有利于被采用。
作者:张洪泉
稿源:时评界
编辑:时小川
最近几天,都在讨论山东文化干部贿赂诺贝尔奖评委的新闻,今天有媒体曝光,此新闻是虚假的。而此前因彼新闻产生的言论,全部都是建立在虚假新闻的基础之上的,完全失去了评论的正确源头,讨论的已经毫无意义,简直是废话。由此,我们不难看出,新闻源的选择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悬浮照、领导“冒雨视察”,让公众知道了“有图”未必就有真相。马悦然的一番辞藻让我们知道了,名人的话未必都靠得住,更让时评人选新闻源难上加难。新闻源的出处很重要,纸媒类要好于网络,中央媒体好于地方,知名媒体好于一般媒体。一般说来,如果不是命题评论,事先有人指定某一新闻源做话题,应该倾向新闻源选择的这个一般规律,抓小放大不应该是时评人选择的一个原则。微博、论坛、博客等自媒体上东西,因其真实性无法辨认,是不能作为时评的新闻源的。新闻源就是新闻的源头,转载文章的媒体显然不是新闻的源头,最好要用最初发表文章的媒体做新闻源。
新闻源在选取上,时评人首先要保证自己对这个问题有话讲,能有独到见解,或者说能保证比别人的观点早出来。观点已经满天飞的新闻,除非有特别独到的见解,一般就不要再写了。新闻源应该是时评人自己熟悉的领域或者话题,写自己都不太清楚的事情,最终会说外行话,很容易贻笑大方。
新闻源的时效性是非常关键的,不用说是多年前的话题,即便是几天前的话题,大家都感觉不新鲜了,而且写这个话题的人已经很多。见仁见智中,话题就过时了,被采用的概率已经非常低。当然,如果发到博客上,是不受时效性限制的。
一般来说,新闻源的选择应该有代表性或者特殊性,就是此类问题或好或坏,值得一评,不能太小。这样的新闻源,有众多的人关注,可能对很多人的生活、工作什么的产生较大影响,进而能够引起公众的围观。要写那些“人咬狗”的事件,而不能讲那些“狗咬人”的琐事,这一点和新闻的选材有异曲同工之妙。同时,不要评论“小人物”,这里说的小人物,不是说位卑,而是心胸狭窄的人;这些人往往喜欢出名,但又经不起评价,看辩论不过你了,就去搞起诉什么的。总之,选择的话题要值得评,有意义。
在话题选择上,也不能选的太大。所谓的太大,举个例子,就是说作者的阅历和学养存在于乡村水平,却一定要写联合国管的事情。尽管不是说绝对不能写,但是因为不了解联合国的运作和面对的具体情况,这样写出的东西,很容易一叶障目,往往都是空对空,分析不出什么东西来,很难达到一定的高度和深度。
随着媒体不断增多,记者是水平却向相反的方向发展,别说一般作者,即便是很多主流记者的水平和品行也是江河日下,在采访中或多或少、有意无意地不采访有争议问题的另一个面,或者另一面的主管部门,只写一个方面,造成了先入为主,不利于弄清楚事情的真相。这样的新闻,一旦评论,就容易造成帮助传播谣言的尴尬局面。还有一些小媒体,处于各种目的发布一些所谓的新闻,等你写了评论,他们却把新闻删除了,让时评人和时评网站担负责任,这样的更是不能评论。
尽管现在是言论自由,讲究百家争鸣,但有些大话题,即便是表扬,基层人员很难把握住角度和高度,很容易引发不必要的讨论或者错觉,给社会和谐造成不利因素,这样的话题也不要选择。即便是写了,大多媒体也不会给发。
对于新闻源的引用并不是简单的复制一下新闻的第一段,而是要对整个时评人想评论的事实要有一个概况,让读者能知道你评论的究竟是什么事情,才能更好的理解评论。此外,如果针对媒体的具体要求书写新闻源的格式,往往也有利于被采用。
作者:张洪泉
稿源:时评界
编辑:时小川
相关新闻:
·惊蛰:新闻时评成为舆论监督利器的冷思考 (2012-04-20)
·如何写时评之时评的功能和特点 (2012-06-25)
·时评界网站投稿提示地址邮箱 (2012-09-14)
·张洪泉:如何写时评之引用和抄袭 (2012-10-22)
·时评界手机版正式上线 (2012-12-19)
·程奎星:漫谈新闻评论写作改文风 (2013-01-27)
凡本网注明“来源:时评界”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作者和时评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时评界”。纸媒使用稿子,须告知本网站,由本网站提供作者联系方式,由纸媒支付稿酬。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时评界)”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方式:电话: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时评界暂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网均视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项声明。
·高连奎:从“衬衫换飞机”,到“高铁换大米” (2013-10-19)
·高连奎:为富人说话的学者错在哪里? (2013-10-16)
·高连奎:经济学定义考 (2013-10-13)
·高连奎:中国梦,一个世界强国的复兴 (2013-09-28)
·高连奎:简单化与极端化更危险 (2013-09-26)
·高连奎著作经典语录100条 (2013-09-20)
·高连奎:为富人说话的学者错在哪里? (2013-10-16)
·高连奎:经济学定义考 (2013-10-13)
·高连奎:中国梦,一个世界强国的复兴 (2013-09-28)
·高连奎:简单化与极端化更危险 (2013-09-26)
·高连奎著作经典语录100条 (2013-09-20)
·
蓝羽:官员偷纪委书记钱,精神道德谁来评论?
乔志峰:官微应该有“官样”
郭元鹏:小小猪蹄店是如何攀上政府高枝的?
汪忧草:数学“滚出高考”背后的不满与期许
朱波:安徽文明上网“四字歌”呼唤网络道德
郭元鹏:“关我X事”绝不能当鸟事
乔志峰:猪蹄干部,出来走两步
李云勇:特殊职位无人报 激励要上档次
毛承之:为何艰苦边远地区职位一再无人报考?
马少猛:“猪蹄店拉条幅讨餐费”折射出了啥?
乔志峰:官微应该有“官样”
郭元鹏:小小猪蹄店是如何攀上政府高枝的?
汪忧草:数学“滚出高考”背后的不满与期许
朱波:安徽文明上网“四字歌”呼唤网络道德
郭元鹏:“关我X事”绝不能当鸟事
乔志峰:猪蹄干部,出来走两步
李云勇:特殊职位无人报 激励要上档次
毛承之:为何艰苦边远地区职位一再无人报考?
马少猛:“猪蹄店拉条幅讨餐费”折射出了啥?
图评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