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奎星:漫谈新闻评论写作改文风
[导读] 新闻评论写作作为新闻写作中,最具思想深度,最具观点评判,最能引起热议的写作体裁,是新闻写作中最能体现灵魂高度,最具引导性的文章......
新闻评论写作作为新闻写作中,最具思想深度,最具观点评判,最能引起热议的写作体裁,是新闻写作中最能体现灵魂高度,最具引导性的文章。新闻评论作者改文风,是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最高指示的要求,更是提高自我写作水平,寻找写作新突破的难得机遇。
作为一名新闻评论作者,也许自己的文风已经形成一套习以为常的写作风格,这种风格是一种特色,但是趋于自身的局限性,这种久而久之的个性化写作,也成为一种阻挡我们探索新写作风格绊脚石。
笔者作为一名新闻评论作者,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谈及对中央“八项规定”切身感受时,对改文风表达了个人观点,成文与大家共同探讨。借改文风这样的难得机遇,与大家共同分享写作心得,相互学习以求共勉进步。
当然,对于改进与进步应该是没有争议的,事物发展的主题是不断的完善和改进,作为一名评论作者,无论我们是后起之辈,还是已经位列资深,长反思而弥以不足,多改进力求完善,这是我们保持写作水平不至于陷入不进则退困境的唯一出路。谈及新闻评论写作改文风,首要的问题便是从何处下手。
我们不妨从新闻评论写作的方法入手,对于一篇有价值和可读性强的评论作品,思想性深度是一篇文章的灵魂所在,是文章立意高远而通达有效的中枢神经系统。新闻评论写作改文风,第一个切入点便是“中心思想”,这是我们成文的源动力,更是我们成以何文的指导方向。
只有树立了思想高度,一篇文章才能上档次,上水平,入大雅之堂。改文风必须从树立思想高度上入手,这是改变最为重要的一步,也是第一步,这一步走好了,下面的路才有意义。通常情况下,我们对一件事,一个人,一种社会现象,一种政策规定的评论,在下笔之前脑海中都已经形成一套潜移默化的思想根蒂,下笔才能有宾至如归的灵感。
通常的思维模式之下,我们走得都是一条思想定位老模式,也就是文章写所想。可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无论是社会意识还是民生意识,都有了改变和改善,这就要求我们在写作思想定位时,要跟上这种改变和改善,要迎合时代发展的主旋律。随着中国经济发展的崛起,各种社会现象折射出更多的思想意识和观念层次,当下的中国正处在一个社会变革的大转型期,这是我们在写作定位文章思想时绝不能忽视的现实问题。
拿当下民生问题发展为社会主旋律问题来说,我们在立论时,必须要树立这种民生至上的思想高度,方得以在写作中,呈现出一篇饱含民生色彩的主旋律文章。拨乱反正,引导舆论,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作为人民的出气筒,我们的文章思想性必须鲜明而有力度。那些随风倒,模棱两可,那些圆滑而毫无思想立足点的文章,那些不能表白人民心愿,表达民生需求,那些无法给党和政府改革出谋划策而敢谏敢言的文章,已经脱离了时代步伐,必将死稿无存。
我们既要歌颂发展成就,也要保持一颗清醒和理智的头脑,这是一名评论作者的职业素养。颂扬发展成就,是为了给社会发展注入动力,给人民奋斗注入激情,给国家和民族注入底气。保持一颗职业评论作者的理智头脑,发现发展的现实问题,并在写作中用评论这种方式,表现出思想深度,这是对国家和人民义不容辞之责。另外,面对各种复杂的观念和意识,面对一些扭曲物质观和享乐贪欲俗流,我们必须在思想立足上就有批判的觉悟。
下一个转变,则是写作方式上的转变。评论作为一种最为重要的新闻写作体裁,早已经形成一种模式化的写作方法。对于广大新闻评论作者而言,这种模式化的写作方法,是我们每一个人要掌握的基础技能,只有基础牢固了,我们才能有功底去创新属于自己的写作方式。新闻评论写作,注重事理结合,在两者之间出神入化的相互促进,最后在升华中达到一种能表达思想的巅峰高度。
我们要掌握基础的写作方法,可发掘与创新才是属于我们自己的潜能爆发。十八大后,一股务实的正能量席卷神舟,如今的中国已将这股来自最高领导层的指示,作为各行各业深入学习十八精神,践行十八内涵的切入点。作为一名评论作者,如何在改文风中践行务实之风,并创新写作模式,笔者提出一个“问题论”,那就是我们在写作中要不仅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而且要思考如何解决问题。
“问题论”便是我们写作务实的切入点,在对于一些社会现象,一些事实做评论之时,我们不能仅仅局限于就事论事,更要升华走出事件本身,而上升到一个或者几个问题上来。能提出问题,这是我们做论述的归结点,要将问题展现出来并引发社会共鸣和反思,引起相关部门重视,在辩论和探讨中,来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口。一篇优秀的评论文章已经不仅仅是表达观点那么简单,真正有能量和力量的评论文章,都能发现一种社会问题,提出这个问题引起关注,并最终做出利于解决问题的贡献,以此来为党和政府分忧,为人民表达诉求。
最后一点,笔者想谈谈我们的文章风格。一切华丽而不切实际的东西都是摆设,一切对于解决问题没有益处的词章,都是在浪费笔墨和心血。评论文章的高度性和严肃性,思想性和观点性,区别于普通的文学作品。一般的文学体裁作品,讲究一种华丽多彩的文章风格,读完之后让人有一种赏心悦目的陶冶之情,这是文学作品给我们带来的享受。但是,评论文章所追求的是一种思想上的反思,是一种意识上的觉醒,能警钟长鸣,能唤醒人心,能革新旧俗,能解决实际问题,这是我们评论文章所追求的文章境界。
笔者曾在文风上试图追求文学路径,写评论妄图写得跟散文一样华美,用长句较多,修饰不少,这样看起来似乎外表十分美丽,实则陷入一种华而不实之中。在求是理论网编辑的反馈中,终于意识到这种想法的幼稚可笑。在改文风已经成为新闻界改进工作的重要内容的今天,文章要最大限度的摈弃那些没有价值的文字,不要浪费笔墨。干净利落,通俗易懂,平易近人,这些都是新闻写作的优良传统,我们必须继承和发扬下去。
简洁的文风,概述性的文字,朗朗上口的用词风格,是一种看起来简单,却有着无限意境的追求。拿一篇文章而言,修改一遍我们能去除杂枝乱叶,修改两遍我们能去除可有可无的中性词句,修改更多遍我们每一次都能去除一部分没有多少实际功效的附属品。能压缩的压缩,能简洁的简洁,不浪费每一个字词和标点,这才是一篇字字散发着能量的评论文章。
另外,我们必须意识到,我们所作文不是摆设,也不是为了给什么高级和上层人士赏阅,我们的文章是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写,如何让老百姓看懂我们的文章,读到我们文章的精神思想高度,这就要求我们成文必须多接地气,不仅通俗易懂,还要大白话中说出大道理,这才方显文字工作者的智慧。
作为一名评论作者,投入到轰轰烈烈的改文风活动中来,不仅能提高自我写作水平,而且也是反思自己的最好机会,希望大家都能参与进来,一起分享写作心得共同进步,写出更多对国家有利,对人民有益的好文章来。
作者:程奎星
稿源:时评界
编辑:时小川
作为一名新闻评论作者,也许自己的文风已经形成一套习以为常的写作风格,这种风格是一种特色,但是趋于自身的局限性,这种久而久之的个性化写作,也成为一种阻挡我们探索新写作风格绊脚石。
笔者作为一名新闻评论作者,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谈及对中央“八项规定”切身感受时,对改文风表达了个人观点,成文与大家共同探讨。借改文风这样的难得机遇,与大家共同分享写作心得,相互学习以求共勉进步。
当然,对于改进与进步应该是没有争议的,事物发展的主题是不断的完善和改进,作为一名评论作者,无论我们是后起之辈,还是已经位列资深,长反思而弥以不足,多改进力求完善,这是我们保持写作水平不至于陷入不进则退困境的唯一出路。谈及新闻评论写作改文风,首要的问题便是从何处下手。
我们不妨从新闻评论写作的方法入手,对于一篇有价值和可读性强的评论作品,思想性深度是一篇文章的灵魂所在,是文章立意高远而通达有效的中枢神经系统。新闻评论写作改文风,第一个切入点便是“中心思想”,这是我们成文的源动力,更是我们成以何文的指导方向。
只有树立了思想高度,一篇文章才能上档次,上水平,入大雅之堂。改文风必须从树立思想高度上入手,这是改变最为重要的一步,也是第一步,这一步走好了,下面的路才有意义。通常情况下,我们对一件事,一个人,一种社会现象,一种政策规定的评论,在下笔之前脑海中都已经形成一套潜移默化的思想根蒂,下笔才能有宾至如归的灵感。
通常的思维模式之下,我们走得都是一条思想定位老模式,也就是文章写所想。可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无论是社会意识还是民生意识,都有了改变和改善,这就要求我们在写作思想定位时,要跟上这种改变和改善,要迎合时代发展的主旋律。随着中国经济发展的崛起,各种社会现象折射出更多的思想意识和观念层次,当下的中国正处在一个社会变革的大转型期,这是我们在写作定位文章思想时绝不能忽视的现实问题。
拿当下民生问题发展为社会主旋律问题来说,我们在立论时,必须要树立这种民生至上的思想高度,方得以在写作中,呈现出一篇饱含民生色彩的主旋律文章。拨乱反正,引导舆论,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作为人民的出气筒,我们的文章思想性必须鲜明而有力度。那些随风倒,模棱两可,那些圆滑而毫无思想立足点的文章,那些不能表白人民心愿,表达民生需求,那些无法给党和政府改革出谋划策而敢谏敢言的文章,已经脱离了时代步伐,必将死稿无存。
我们既要歌颂发展成就,也要保持一颗清醒和理智的头脑,这是一名评论作者的职业素养。颂扬发展成就,是为了给社会发展注入动力,给人民奋斗注入激情,给国家和民族注入底气。保持一颗职业评论作者的理智头脑,发现发展的现实问题,并在写作中用评论这种方式,表现出思想深度,这是对国家和人民义不容辞之责。另外,面对各种复杂的观念和意识,面对一些扭曲物质观和享乐贪欲俗流,我们必须在思想立足上就有批判的觉悟。
下一个转变,则是写作方式上的转变。评论作为一种最为重要的新闻写作体裁,早已经形成一种模式化的写作方法。对于广大新闻评论作者而言,这种模式化的写作方法,是我们每一个人要掌握的基础技能,只有基础牢固了,我们才能有功底去创新属于自己的写作方式。新闻评论写作,注重事理结合,在两者之间出神入化的相互促进,最后在升华中达到一种能表达思想的巅峰高度。
我们要掌握基础的写作方法,可发掘与创新才是属于我们自己的潜能爆发。十八大后,一股务实的正能量席卷神舟,如今的中国已将这股来自最高领导层的指示,作为各行各业深入学习十八精神,践行十八内涵的切入点。作为一名评论作者,如何在改文风中践行务实之风,并创新写作模式,笔者提出一个“问题论”,那就是我们在写作中要不仅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而且要思考如何解决问题。
“问题论”便是我们写作务实的切入点,在对于一些社会现象,一些事实做评论之时,我们不能仅仅局限于就事论事,更要升华走出事件本身,而上升到一个或者几个问题上来。能提出问题,这是我们做论述的归结点,要将问题展现出来并引发社会共鸣和反思,引起相关部门重视,在辩论和探讨中,来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口。一篇优秀的评论文章已经不仅仅是表达观点那么简单,真正有能量和力量的评论文章,都能发现一种社会问题,提出这个问题引起关注,并最终做出利于解决问题的贡献,以此来为党和政府分忧,为人民表达诉求。
最后一点,笔者想谈谈我们的文章风格。一切华丽而不切实际的东西都是摆设,一切对于解决问题没有益处的词章,都是在浪费笔墨和心血。评论文章的高度性和严肃性,思想性和观点性,区别于普通的文学作品。一般的文学体裁作品,讲究一种华丽多彩的文章风格,读完之后让人有一种赏心悦目的陶冶之情,这是文学作品给我们带来的享受。但是,评论文章所追求的是一种思想上的反思,是一种意识上的觉醒,能警钟长鸣,能唤醒人心,能革新旧俗,能解决实际问题,这是我们评论文章所追求的文章境界。
笔者曾在文风上试图追求文学路径,写评论妄图写得跟散文一样华美,用长句较多,修饰不少,这样看起来似乎外表十分美丽,实则陷入一种华而不实之中。在求是理论网编辑的反馈中,终于意识到这种想法的幼稚可笑。在改文风已经成为新闻界改进工作的重要内容的今天,文章要最大限度的摈弃那些没有价值的文字,不要浪费笔墨。干净利落,通俗易懂,平易近人,这些都是新闻写作的优良传统,我们必须继承和发扬下去。
简洁的文风,概述性的文字,朗朗上口的用词风格,是一种看起来简单,却有着无限意境的追求。拿一篇文章而言,修改一遍我们能去除杂枝乱叶,修改两遍我们能去除可有可无的中性词句,修改更多遍我们每一次都能去除一部分没有多少实际功效的附属品。能压缩的压缩,能简洁的简洁,不浪费每一个字词和标点,这才是一篇字字散发着能量的评论文章。
另外,我们必须意识到,我们所作文不是摆设,也不是为了给什么高级和上层人士赏阅,我们的文章是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写,如何让老百姓看懂我们的文章,读到我们文章的精神思想高度,这就要求我们成文必须多接地气,不仅通俗易懂,还要大白话中说出大道理,这才方显文字工作者的智慧。
作为一名评论作者,投入到轰轰烈烈的改文风活动中来,不仅能提高自我写作水平,而且也是反思自己的最好机会,希望大家都能参与进来,一起分享写作心得共同进步,写出更多对国家有利,对人民有益的好文章来。
作者:程奎星
稿源:时评界
编辑:时小川
相关新闻:
·惊蛰:新闻时评成为舆论监督利器的冷思考 (2012-04-20)
·如何写时评之时评的功能和特点 (2012-06-25)
·时评界网站投稿提示地址邮箱 (2012-09-14)
·张洪泉:如何写时评之引用和抄袭 (2012-10-22)
·张洪泉:如何写时评之新闻源的选取 (2012-10-24)
·时评界手机版正式上线 (2012-12-19)
凡本网注明“来源:时评界”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作者和时评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时评界”。纸媒使用稿子,须告知本网站,由本网站提供作者联系方式,由纸媒支付稿酬。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时评界)”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方式:电话: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时评界暂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网均视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项声明。
·高连奎:从“衬衫换飞机”,到“高铁换大米” (2013-10-19)
·高连奎:为富人说话的学者错在哪里? (2013-10-16)
·高连奎:经济学定义考 (2013-10-13)
·高连奎:中国梦,一个世界强国的复兴 (2013-09-28)
·高连奎:简单化与极端化更危险 (2013-09-26)
·高连奎著作经典语录100条 (2013-09-20)
·高连奎:为富人说话的学者错在哪里? (2013-10-16)
·高连奎:经济学定义考 (2013-10-13)
·高连奎:中国梦,一个世界强国的复兴 (2013-09-28)
·高连奎:简单化与极端化更危险 (2013-09-26)
·高连奎著作经典语录100条 (2013-09-20)
·
蓝羽:官员偷纪委书记钱,精神道德谁来评论?
乔志峰:官微应该有“官样”
郭元鹏:小小猪蹄店是如何攀上政府高枝的?
汪忧草:数学“滚出高考”背后的不满与期许
朱波:安徽文明上网“四字歌”呼唤网络道德
郭元鹏:“关我X事”绝不能当鸟事
乔志峰:猪蹄干部,出来走两步
李云勇:特殊职位无人报 激励要上档次
毛承之:为何艰苦边远地区职位一再无人报考?
马少猛:“猪蹄店拉条幅讨餐费”折射出了啥?
乔志峰:官微应该有“官样”
郭元鹏:小小猪蹄店是如何攀上政府高枝的?
汪忧草:数学“滚出高考”背后的不满与期许
朱波:安徽文明上网“四字歌”呼唤网络道德
郭元鹏:“关我X事”绝不能当鸟事
乔志峰:猪蹄干部,出来走两步
李云勇:特殊职位无人报 激励要上档次
毛承之:为何艰苦边远地区职位一再无人报考?
马少猛:“猪蹄店拉条幅讨餐费”折射出了啥?
图评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