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新闻常是“疑”字头
7月23日的媒体上,有多条新闻都带有一个“疑”字:湖南“摩的”司机疑遭钓鱼执法后自杀;男子疑因未参加刑警队搬迁仪式遭栽赃逼供获刑;湖南贫困县安仁疑偷盖耗资2亿政府大楼。对写评论的人来说,这些事儿如果属实都值得一评,但有了这个“疑”字,就不好下笔了——新闻事实尚未得到证实就开始“大发议论”,万一新闻失实呢?相信有不少读者也会有同样的困惑:对这些“疑”字头的新闻,信还是不信?
为何新闻常是“疑”字头?这可能跟媒体抢新闻有关。虽然事情尚未得到最终证实,但为了不落在别的媒体后边,就干脆在新闻前加一个“疑字头”先发出来再说。此举尽管可以起到“为读者提供更多资讯”的作用,但老是“疑”来“疑”去、把甄别新闻真假的皮球踢给读者,似乎也不太妥当吧?
不过,这事儿也不能全怪媒体,很多时候他们也很无奈。毕竟,媒体不是调查机构,更不是政府部门,不一定能够全面而准确地掌握情况。即使媒体经过长期调查感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凿”,他们也无权对其定性。搞一个“疑”字在那里,无疑是规避风险的需要。现在的舆论生态就是这样,媒体谨慎一点、保守一点可以理解。
谁能把新闻中的“疑”字去掉?恐怕还是要靠政府部门、权威机构。“摩的”司机是不是遭遇了钓鱼执法?当时在现场的商贩们表示,事发地十字路口正好有摄像头,是不是“钓鱼执法”,调出视频一看便知;男子是不是因为没有参加刑警队搬迁仪式而遭栽赃逼供?应该拿证据说话;而贫困县是否偷盖耗资2亿政府大楼,那么大的工程在那里摆着呢,一查就清楚了。绝大多数的“疑”字头新闻,其实真相都不难澄清,关键要看上级和“相关部门”愿不愿展开公平公正的调查。
另外,一些部门工作的不透明也是“疑”字头新闻满天飞的重要原因。否则,为什么那么多的“传字头”新闻都跟某些部门有关,且大多涉及到比较“敏感”的话题呢?很多事情越是不透明,就越是显得神秘和扑朔迷离。如果管理部门能够透明起来,做事情都开诚布公向社会公布、向媒体通报,怎么会有那么多“疑”字头新闻招摇过市呢?
作者:乔志峰
稿源:时评界
编辑:洪小兵
凡本网注明“来源:时评界”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作者和时评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时评界”。纸媒使用稿子,须告知本网站,由本网站提供作者联系方式,由纸媒支付稿酬。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时评界)”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方式:电话: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时评界暂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网均视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项声明。
·前三十年看王石柳传志 后三十年看李河君李书福 (2014-01-07)
·高连奎:亚当斯密对中国的批判不靠谱 (2013-12-23)
·“不能让金钱主导一切”——桑德尔旋风的中国意义 (2013-12-14)
·自发秩序,还是社会契约? (2013-12-03)
·高连奎:盘点中国经济界的机灵鬼 (2013-11-19)
张进:这样的《小苹果》不能吃
张卫斌:有钱不还债,老赖底气何来?
汪忧草:麦当劳肯德基过期肉将《食品法》一军
姚明胜:酒驾酒驾,你骑的电动车是机动车吗?
钱桂林:不会游泳却下水救人是一个智力活儿
叶传龙:跳出存废之争 让英语回归能力教育
麦当劳肯德基过期肉 拿什么来拯救食品安全
庄易禅:“让座”事非小,关乎礼仪邦
许娟娟:开门办公让群众“好声音”精彩群教活